苦難的中國人:為何勤勞卻不富有?

佚名

人氣 35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表面上看,中國比印度先進富裕,中國的GDP和人均GDP兩項指標都是印度的兩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約12%,按說中國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實情況確相反,guoji從我在中國生活的兩年半的所見所聞,真實的中國人比印度人生活艱難的多、苦的多。

印度農民沒有苛捐雜稅。印度農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和中國差不多,但印度農民自給自足,國家根本不從農業上提取稅收,也不象中國地方有那麼多官員要養活,儘管印度的農業技術比中國落後,這主要是印度農民懶造成的,要是印度農民有中國農民這麼能吃苦,印度農村肯定要比中國富裕,中國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農民,有最高的農業單產,但中國農民被壓迫的太深,稅賦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來說,印農民比中國農民輕鬆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動自由。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暫住證,印度不需要,也沒有因為暫住證被關押被打死的情況。印度人可以在總統府的對面要飯,也可以在象中國長安街一樣繁華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沒有人以影響市容而象趕鴨子一樣到處趕。印度也沒有象中國一樣到處打砸攤主的城管,也不會因為三輪車影響政府形象而被取締。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個地方找到謀生的門路,沒有人管你,而在中國就嚴格的多,官員們關心對外形象重于關心百姓生活。

印度人的工資水準高於中國。中國有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勞動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電視機為例,此次美國對中國實行反傾銷,就是以印度的電視機價格為參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會比中國高,唯一高的是勞動力成本,而中國電視機價格低就是因為勞動力工資低。在中國的很多工廠裏工作的中國工人的收入比印度產業工人工資低的多。一些合資企業到中國開工廠並不是因為別的什麼,而是因為中國人最能吃苦、工資最低。這些外國工廠在印度根本開不起來,因為印度人要的工資這些老闆給不起,印度人也沒有中國人牛馬般能吃苦耐勞的精神。

中國相對高的GDP沒有讓人民得到實惠。中國的GDP是印度的兩倍,但中國人民難以從中得到實惠。以汽車為例,中國連鄉鎮村的官員都可以坐上進口高檔轎車,僅此一項每年就消耗了中國GDP總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這種情況是絕對沒有的。除國家用於外事活動外,印度政府官員都坐印度自產的「總理」牌轎車,印度象國防部這樣的強力機關連空調都沒有,而中國所有的政府衙門都是富麗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員公款吃掉的錢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些印度很少。這些都是民眾的錢,所以中國雖然GDP是印度的兩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實惠。況且,中國的GDP在剔除水分後的真實數字是多少,大概沒人能說清楚。印度沒有那麼多大蓋帽。在中國大蓋帽滿天飛,「九項大蓋帽管一頂破草帽」是中國特色。這些大蓋帽都是沖著人民來的,每頂大蓋帽都是人民的負擔。印度沒有這麼多大蓋帽,即使你戴著大蓋帽也不能向人民亂收費。中國人光養這些大蓋帽就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誰也不清楚中國人要花多少錢來養他們。一些大蓋帽領導貪了太多的錢以後卷輔蓋走人跑到國外去。據中國自己報導,近年來卷款外逃的官員有好幾百人,這些人帶走的財富估計可以供養幾千萬兒童上學。

印度沒有官員終身制。印度上至總統下至部門,在任是官員,享受國家的各種待遇,但下來後和平民一樣。但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只要進了官場,除非因腐敗被抓起來,否則國家要養一輩子,直到死為止。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的官員總數和法國總人口差不多,這還不包括鄉村及編外的官員。而中國的國民總值比法國還低,從這一點上看,中國人的負擔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沒有中國普遍存在的爛尾樓。在中國城市隨處可見爛尾樓,這些爛尾樓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十億,要統計中國的爛尾樓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資金存入爛尾樓裏多登天還難。可以說每幢爛尾樓都是官商勾結的腐敗現象,每幢爛尾樓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在中國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這個黑窟隆,這種現象在印度很少見,這也是中國特色。

總體上看,中國的GDP雖然是印度的兩倍,但中國被要養活比印度多數倍的官員隊伍、要養活無數的公車和公車司機和修理費、要喂飽中國官員龐大的將軍肚、要裝滿外逃官員的行李箱、要養活無數的大蓋帽,中國的那點GDP余錢肯定不多,用於人民福利的錢不會比印度多。

下面是引用楚天舒於2005-11-1709:42發表的[社會透析]中國人為何勤勞卻不富有:

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在解釋中國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有時,把原因歸結為中國的制度機制不利於市場交易,人們的相當一部分勤勞對沖了制度成本。應該說,陳志武點到了問題的要害。目前中國在金融、股市、國企改制、投資失誤以及公款吃喝和公車上的各種無效損耗,的確是一個天文數字,大大降低了國民的生活水準。

日前,央行發佈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報告稱,「近10年來,國家用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化解金融風險,保持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有記者在採訪央行及業內多位權威人士後,計算所得表明,從1998年至今,中國為了保持金融穩定,大體上投入了3.24萬億元的成本。(《經濟觀察報》11月13日)

請注意,2004年中國的財政收入僅為2.63萬億元。

3.24萬億元的金融穩定成本只是中國眾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中的一項。10年股市,7000萬股民投資損失超過1.5萬億元。這是直接從老百姓腰包裏掏錢支付改革成本,而且此種支付還在繼續。以股改為例,業內人士計算,在已經實行股改的108家G股中,投資者損失已超過50億元。(《中國經營報》11月13日)若滬深股市1300多家公司全部股改,少說投資者也要損失500多億元。難怪作家周梅森近來連續發佈兩封公開信,呼籲全國股民起來對不利於自己的股改方案投反對票。

至於國企改制成本,據國資委副主任邵甯透露,僅職工身份置換,至少還需要8000億元到1萬億元。由此推算可知,已經改制的國企,國家為其埋單也絕非小數額。

還有投資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世界銀行估計,「七五」到「九五」期間,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億~5000億元。此外,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2000億元,公車支出3000億元。

種種損耗加起來絕不是一個小數目。13億中國人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財富被各種損耗浪費所抵消,中國人焉能富有?

在這些巨額損耗中,有些是我們不得不付出的改革成本。比如,國企改制對職工的安置。但更多的則是腐敗、管理不善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人為因素造成的。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例,其高達上萬億元的呆壞賬,很大程度上是由銀行的「高管」腐敗導致。近年來,銀行屢發大案要案,每次損失往往超過上億元。

巨額損耗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國家沒有過多的財力用於改善人們福利的公共項目,從而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比如,2003年高達37960億元的國家實際支出中,只有21.33%用於公民最需要的社會保障、撫恤救濟、教育、醫療衛生四類專案。這些年來,儘管許多人一再呼籲增加教育和醫療投入,但國家財政總是擠牙膏似地給一點點,不是不想給,而是實在沒有多餘的錢———錢用在哪兒去了?給銀行填窟窿去了,支援企業改制去了,被公款吃喝公車開支消耗了。

問題在於,如果這筆昂貴的損耗,能換來企業和銀行的機制改善,減少腐敗發生的幾率,也還好。怕就怕成本支付了,現狀並沒得到改善———從一些已經改制的企業、銀行和行政部門來看,這種擔心並非多餘。如果我們依然為改革支付高昂成本,如果企業制度、銀行治理以及行政體制,依然沿襲舊路不能脫胎換骨,那麼,中國人還將繼續要為無效的損耗埋單,勤勞而不富有。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黃泰:天安門母親,全中國熱血青年都是您們的兒女!
洛杉磯文革研討會  尋找失落的黑匣子
袁紅冰:偽類們意欲何為?
西雅圖民衆集會控訴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