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入歐路迢迢 加盟雖坎坷但非無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特稿)歐洲聯盟會員國因為土耳其政府一直不願對歐盟會員國賽普勒斯的貨品開放港口及機場,有違它與歐盟展開入盟談判前的承諾,歐盟執委會乃建議歐盟暫時凍結與土耳其之間進行的部分入盟談判項目,期能迫使土耳其早日達到與賽普勒斯貿易正常化的目標。

歐盟會員國外交部長於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布魯塞爾集會時,已決定接受歐盟執委會建議,暫時凍結與土耳其之間進行談判的三十五個項目中,中止其中八個項目的談判。

自二零零五年十月與土耳其展開入盟談判以來,歐盟執委會在去年九月提出的評估報告中雖對土耳其進行的部分政治改革表示肯定,但卻對它過去數月放緩改革的步調表示不滿。如今再加上中止與土耳其的部分入盟談判項目,不禁令人懷疑,歐盟是否已有意拖延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時日,或根本不願土耳其成為它的一員。

近年歐盟迅速東擴的政策已引起部分會員國的不滿及歐盟人民的厭倦,而重新架構歐盟運作功能與效率的歐盟憲法條約實施之日,至今仍遙遙無期,也使得不少歐盟會員國開始質疑,歐盟是否仍有繼續吸納新會員國的能力?這些事實,自然對土耳其的入盟進程產生不利的影響。

擔任今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的德國執政基民黨就曾表明,除已與歐盟展開入盟談判的克羅埃西亞外,在今年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必須等到歐憲條約及歐盟機制完成改革時,才會接受更多的新會員國。至於土耳其何時入盟,並無期限。

歐盟境內進行的多項民意調查也早已顯示,包括荷蘭、德國、奧地利與比利時等歐盟會員國的多數人民都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而參加今年法國總統大選的法國內政部長沙柯吉已公開反對土耳其成為歐盟一員的立場,也使得支持土耳其入盟的法國總統席哈克如今動彈不得,因為一旦沙柯吉贏得選舉,法國的政策可能改變,土耳其要想入盟,可能面臨更多的困難。

土耳其加入歐盟最為艱辛之處,應是與它長期不合、已成為歐盟會員國的賽普勒斯與希臘。這兩國在歐盟是否展開及結束與土耳其每一項入盟談判上享有否決權,足以阻止土耳其完成談判,順利加入歐盟。賽普勒斯與希臘在去年十二月召開的歐盟外長會議中結合奧地利與荷蘭,企圖凍結更多歐盟與土耳其間入盟談判的項目,顯見未來兩國仍有可能聯手杯葛土耳其的入盟。

面對上述的事實,有愈來愈多的土耳其人懷疑他們的國家真能順利加入歐盟。根據安卡拉國際戰略研究組織去年十一月間進行的調查,僅有百分之八的土耳其人相信土耳其在未來十年內可加入歐盟。調查並顯示,支持加入歐盟的土其耳人已從二零零四年的百分之七十五下降到去年十一月的百分之五十;並有三分之二的土耳其人認為,如歐盟仍要求對賽普勒斯開放港口及機場,土耳其就應停止與歐盟間的入盟談判。

換言之,土耳其的民意認為,加入歐盟並非全無條件。全力推動入盟的土耳其總理艾爾段在歐盟凍結部分入盟談判項目後,也已明白表示這一作法不當。他說:「使土耳其遠離入盟談判桌是一項嚴重的錯誤,但土耳其卻不會因此而有所損失,有損失的應會是歐盟。」

艾爾段之所以口出大話和有恃無恐,顯然有他的理由,因為土耳其在政經利益上雖需歐盟支持,但歐盟卻更迫切需要土耳其成為它的一部分,共同解決面臨的許多挑戰。

雖然一般認為,歐盟至今未能儘速將土耳其納入,與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上並非完全屬於歐洲,以及它的伊斯蘭宗教色彩有關;但卻也因同樣的理由,反而使得比利時、瑞典、丹麥、芬蘭、英國、波蘭等歐盟國家的政府與歐盟的行政機構–歐盟執委會立意爭取土耳其加入歐盟。

主管歐盟擴大事務執委雷安十一月二十七日在芬蘭演講時就坦承,無論在經貿、戰略及發展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上,歐盟都極需土耳其的協助。因為:

在經貿上,歐盟現在不但佔土耳其百分之五十的貿易量,同時近五年來每年對土耳其的出口成長率已高達百分之二十,享有的貿易順差在二零零五年也已高達八十四億歐元(約新台幣三千五百七十三億元),充分顯示歐盟對土耳其的貿易依賴日深。

在戰略上,冷戰時期對維護歐洲和平有重大貢獻的土耳其,在後冷戰時期對歐洲更見重要。雷安就認為「歐盟從中亞、中東甚至北非獲得的能源供應就需土耳其的合作。」他說:「無論在伊朗、伊拉克、中東能源危機或與伊斯蘭世界對話上,歐盟都需與土耳其站在一起。」在積極推動歐盟擴大進程的雷安心目中,土耳其已成為歐洲重要的一股穩定力量,同時也是戰火頻仍的中東地區的一個民主標竿。

因此,面對冷戰後更複雜的國際挑戰,土耳其對歐盟的重要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對歐盟而言,如土耳其成為它的會員國,將證明伊斯蘭教國家也能與歐盟的民主價值相容,從而打破極端伊斯蘭組織認為民主與伊斯蘭無法並存相容的迷思,並提供歐盟爭取與廣大伊斯蘭世界建立永久和平的機會。

歐盟執委會甚至認為,一九四九年土耳其加入第一個泛歐組織–歐洲理事會,以及一九五二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事實,它早已成為歐洲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因此不應將它排除在歐盟之外。

另外,根據全球風險組織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伊斯坦堡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出的歐洲風險報告,土耳其已成為歐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報告指出,未來十至二十年間,如果沒有土耳其,歐洲將很難維持它的繁榮、安定及世界強權地位;它同時認為,土耳其可協助歐盟應付全球化、氣候及人口變遷等挑戰。

綜上所述,應可了解,在權衡輕重之下,歐盟應不會輕易放棄統合土耳其的機會。這也就是為何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外長杜米歐亞在宣布決定中止與土耳其部分入盟談判項目之際,仍表示「一旦土耳其符合所有條件,無人置疑它加入歐盟的可能性」;他並強調,歐盟將繼續與土耳其進行其他入盟談判項目的原因。

更何況,歐盟領袖去年十二月中旬在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時,雖然明指歐盟繼續擴大必須先能改善內部的運作機制與效率,但也重申「會遵守對已展開入盟談判候選國的承諾」,以及「將繼續對土耳其開放歐盟的大門」立場。這已顯示,只要土耳其能履行與賽普勒斯貿易正常化的承諾,並積極改革,符合入盟條件後,即使過程艱辛,成為歐盟的一員應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相關新聞
德國外長警告 保羅兩國加入歐盟後仍需改革
歐洲製造業放緩將影響經濟增長
梅克爾盼美與歐盟經濟合作更緊密
德總理將推動歐盟與美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