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掌歐盟主席 德國雄心勃勃重振歐憲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二零零七年一月一日,歐盟正式納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完成它歷史上第六次的擴張,成為涵蓋二十七個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實體。不過在此同時,戰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卻因為法國與荷蘭相繼否決歐憲,而面臨史無前例的障礙。歐盟各國無不翹首盼望,今年上半年接掌歐盟輪值主席的德國能領導歐洲走出危機。

歐洲此刻對德國期待甚深,有許多外在的因素。首先,擴張成二十七國的歐盟,內部運作的複雜程度已經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例如,光是德國擔任主席的短短六個月內,就預定舉行四千場會議。換句話說,輪值主席這麼艱鉅的任務,唯有大國才能完全駕馭,而不論就政經實力或地緣政治來說,德國在歐洲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國。

其次,今年上半年,英、法兩國正好將接連進行首相交替和總統大選,兩大國相繼進入權力接班的空窗期,另一大國義大利混亂的政局又絲毫沒有改善的跡象,歐盟正缺乏登高一呼的領導人。

就在二零零五年年底的峰會上,才剛接下總理職務的梅克爾成功促成歐盟通過未來七年的預算,她出色的談判和協調能力讓人記憶猶新,歐盟各國此刻因此特別期待她所領導的德國能延續過去的傳統,再度扮演一體化的推手。

如果把德國接掌輪值主席的這半年比喻成一場音樂會的話,預定三月八日、九日兩天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高峰會,可說是上半場最後的高潮。根據德國官員的簡報,德國這一階段的任務除了推出振興經濟的方案外,主要目標是力促歐盟採納「能源行動計畫」,並在三月的峰會上通過。

未來數十年,人類遲早面臨能源枯竭的困境,而歐洲各國對天然氣和石油進口的依賴又極深,為了增加與能源供應國(例如俄羅斯)談判的籌碼,亟需研擬共同的能源政策。其中,發展再生能源、提昇能源使用效率和發展環保科技,早已成為歐洲工業國家能源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環;德國也積極推動歐盟天然氣和電力的單一市場,刺激歐洲能源業者之間的競爭。

以上這些政策目標,全都可能成為「能源行動計畫」的一部分。至於和能源息息相關的氣候保護議題,一向自封為環保先鋒的德國,計畫在輪值主席國任內說服歐盟各國,訂下京都議定書二零一二年失效後二氧化碳的減量目標,以施壓美國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一同參與全球的溫室氣體減量計畫。

德國也準備把歐盟執委會研議中的爭議性草案付諸實現,將碳排放證交易的機制擴大到空中交通,強制規定航空公司二氧化碳的排放上限。不過氣候保護牽涉到工業政策,面臨來自業界的強大阻力,最後是否能貫徹,目前還是未知數。

峰會結束後上半場即告一段落,按照德國的規畫,歐盟此刻進入反省回顧的中場休息時間,適合調整腳步以重新再出發。

回顧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六國簽訂「羅馬條約」,建立歐洲經濟與原子能共同體,奠下歐盟今日的基礎;五十年後的今天,歷經共黨垮台和政經改革的東歐多數國家已經成為歐盟的一員,全歐不分東西同享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的果實。擔任輪值主席的德國,準備好好利用羅馬條約簽訂五十週年的機緣,邀請歐盟二十七國元首齊聚德國首都舉行峰會,聯合發表歷史性的「柏林宣言」。

選擇柏林來紀念羅馬條約,從歐盟數十年來的發展來看,的確具有十足的象徵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為東、西兩半的柏林,原本是冷戰對峙的象徵;不過,圍牆倒塌至今十多年來,東、西柏林早已合而為一,東西歐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此時此刻的柏林,更適合呈現戰後的歐洲克服戰爭與民族的鴻溝、走向一體化的具體成果。

將在羅馬條約簽訂五十週年當天發表的柏林宣言,按照德國官員目前為止透露的訊息,內容不外為歐盟共享的價值和未來的方向定調,文字不會太具體,宣言本身也不具實質上的法律意涵;不過,由於時間和地點的象徵性,柏林宣言可望為歐洲帶來振奮人心的效果。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就期盼,這項宣言能為歐洲憲法批准的進程注入動力。

柏林宣言發表後,輪值主席剩下最後三個月,除了四月預定召開的歐美、五月的歐俄、以及六月初正好也在德國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下半場的重頭戲無疑是距法國和荷蘭兩國公民相繼否決歐洲憲法的兩年後,急需重新啟動歐憲的批准進程。

自從法、荷兩國否決歐洲憲法條約以來,由於原來的條文在這兩國已經不大可能重新接受表決,歐盟因為一體化進程暫時中止而陷入危機;另一方面,繼今年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後,克羅埃西亞入盟的時程又箭在弦上,為了確保決策和行動力,歐盟亟需新的法律框架,以取代公元二千年簽署的尼斯條約。

德國最後是否能完成歐盟各國的託付,在六月最後一次峰會上提出挽救歐憲的具體時間表?其實才是擔任輪值主席這半年最主要的任務。如果時間表難產,可以預見歐盟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於挽救歐憲的方法,學者眾說紛紜。目前比較常提出的說法是保住歐憲的核心條文,以最遲在二零零九年下次歐洲議會選舉前生效為目標。不過,法國五月即將舉行總統大選,選完後新政府對歐憲的態度才會明朗化,距離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的峰會只剩短短幾週的時間。

德國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摸索出各國的立場,找出各國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著實非常不容易。目前,歐盟已經有十八個國家相繼批准歐憲。德國也不斷喊話,暗示遲疑不前的國家如英國、波蘭、捷克等國務必表達立場。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在布魯塞爾向外界公開輪值主席的工作計畫時承諾,為了重振歐憲,德國將在六月的峰會上提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建議」。不過他也坦承,儘管各國的期待很高,德國在六個月內不可能創造奇蹟。

今年起,歐盟的邊界東擴到黑海沿岸,緊鄰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和巴爾幹半島,影響力日增,接下來輪值主席的德國,也有意全力發揮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例如在動盪不安的中東地區,德國希望歐盟能主動重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和談的和平進程;至於富含能源且戰略位置至為重要的中亞,史坦麥爾數週前才親自拜訪,成為第一位訪問當地的歐洲外交部長,為歐盟未來的中亞政策鋪路。

此外,歐盟更不願坐視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無限制擴增,正積極研擬全新的對非政策,預計下半年和非洲國家舉行高峰會。

梅克爾總理在去年年底的峰會上就說,中非才剛剛辦完峰會,而歐洲卻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舉辦,現在正是彌補的好時機。

歐盟輪值主席國負責規畫議程和主持會議,穿梭各國尋求共識,對外同時也是歐盟的發言人。德國為了接任輪值主席國已經準備了整整兩年,訂出洋洋灑灑的目標,用心的程度在歐洲有目共睹。為了保持政策的延續性,德國還與接下來的兩屆輪值主席國葡萄牙和斯洛維尼亞協調,試行連續十八個月的輪值主席制,寫下歐盟史上的首例。

今年歐盟的發展是走進關鍵性的一年,雄心勃勃的梅克爾政府如能滿足歐盟各國的期望,領導歐盟走出法、荷否決歐憲後的陰霾,不僅將進一步鞏固歐盟的影響力,也將牽動國際局勢的平衡,值得密切關注。

相關新聞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成歐盟最新成員
德國外長警告 保羅兩國加入歐盟後仍需改革
歐洲製造業放緩將影響經濟增長
梅克爾盼美與歐盟經濟合作更緊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