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社會:美感創新的溫室(下)

設計的成長園地

劉維公

人氣 1
標籤:

然而,我們在解析當代設計狂潮的興起時,不能一味地認為這只是產業升級的趨勢。單靠經濟發展(也就是生產部門)的觀點是無法充分理解為何設計在今日如此火紅的現象。因為消費升級是另一個不可忽略的結構變遷因素。這裡所謂的消費升級指的並不是只有消費者購買能力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品味鑑賞能力的提升。由於現代消費者對品味的追求,設計產品的市場需求才得以不斷的擴張。

品味,是消費者的美學主張。就像在藝術創作上特定的美學理念會表現出來特定的繪畫風格,消費者特定的品味主張則是會表現出來特定的生活風格。對現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來說,購物已經變成是生活品味的實踐。透過購物,消費者希望獲得強烈的美感體驗,表現自己的生活風格。品味可以說是消費者在建立生活風格時所使用的雷達器,到處尋找與自己美感主張相符應的產品。相對的,產品要經過設計的加工,讓自己成為品味的承載者。在風格意識越來越強烈的消費社會裡,缺乏設計元素的產品,往往是無法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風格社會的結構因素是不容許被忽視的。因為風格社會的形成不僅僅影響到設計的市場需求,它更是提升設計品質水準的成長園地。在一個成熟的風格社會裡,好的設計將會得到消費者品味的支持。消費者不會盲目地購買大眾的流行商品,他知道哪些設計與自己的品味契合,並且懂得如何欣賞設計者的創意。

設計的成長需要風格社會的條件。越是重視生活風格的社會,當地設計的水準越是高等,其所設計出來的產品越具有原創性、獨特性、與魅力。這也是為什麼台灣設計仍然落後國外先進國家的一大原因。設計產業的推動,跟一般產業不同。一個懂得生活品味的社會,才能夠激發出來源源不斷的設計能量。當我們致力於追求優質的生活品質時,設計在台灣才會有更豐沃的成長土壤。@

摘自《風格競爭力》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風格社會:你世代與數位相機
風格社會:情緒密碼
風格社會:文化潛意識
風格社會:販賣生活態度的可口可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