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人選新招「民主推薦」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十七大閉幕後,昨日(24日)中共通過官方媒體向外宣稱,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的人事安排都採取「民主推薦」的程序,並稱這是中共黨內民主發展史的首創。但有媒體指,此所謂「民主推薦」程序,整個選舉過程神秘而複雜,如暗室作業,是中共特色的選舉以「提名權」變了花樣。

據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預備人選首度採用民主推薦程序。胡錦濤於六月二十五日召開一個會議,就十七屆政治局組成人選提出推薦名單,與會者共四百多人。

報導說,當時與會者每人都領取一張橘紅色的推薦票,內有一個按姓氏筆畫排列的近二百人名單,他們都是符合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人選,年齡在六十三週歲以下,級別為正部長級和軍隊正大軍區職的幹部。這份名單供與會人員參考。九月二十七日,政治局常委會研究同意了建議名單。十月八日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這份名單,交中共十七大,最後選出新的政治局。

亞洲時報指出,相對以前中共此舉似乎進步了。不過,如果說這是民主選舉程序,則是天大笑話,即使以最寬鬆的標準來衡量,這充其量只是有中共特色的選舉的花招而已!

報導稱,何為中共特色的選舉?一言蔽之「控制」:候選人、選民、選舉過程,一律受到中央操控,選舉結果也在中央的「預知範圍」。一個民主選舉,斷不可能像 「地下黨」那樣神神秘秘,既不公佈候選人和選民的資格、報名手續、投票過程、點票和監票、選舉結果等,又剝奪了選民的投票和醞釀權。

中時報也指出,中共此次採取「民主推薦」,為有別於以往退而求其次地在「提名權」上下功夫,因為「選舉」提供的「醞釀」空間太小,稍一不甚,就可能真的走向「民主」,不若「提名」暗室作業,既方便又穩妥。

該報還稱,中共是從1987年的十三大開始採取差額選舉中央委員的辦法,而其差額幅度,從一開始的3%現在的8%,經過20年時間,民主牛步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破空:「十七大」——江澤民堵死政改
廣州公司總裁因宗教原因受監控軟禁
港媒:贛省書記孟建柱接任公安部長
【熱點互動】中國到底通貨膨脹了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