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一曲送包老,告别时刻泪满襟

夏寒

标签:

【大纪元10月28日讯】 六四“黑手”、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28日18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消息传出,悼念在网上汇成海洋,与包遵信先生为民主自由的理念共同奋斗过的人们,被包遵信先生帮助过的人们,以及受包先生的精神感召的人们纷纷留下他们的沉痛哀悼。
  
八九学运领袖王丹在网路上以“我的悲哀,无法陈述”为题发贴说:
  
“今天凌晨5点,莫名地就醒了.打开电脑,看到晓波的哭告,顿时泪如雨下. 老包的走,虽然是意中之事,但是真的来了,却又是如此的令人无法接收.想到从办民主沙龙的时候邀请老包参加结缘,到后来89民运并肩作战,一起天涯流亡,一起被捕入狱;想到与老包,军涛,子明等共同关押在二监小号中的患难之情,1993年之后时常与晓波去找老包喝孔府家酒的黑暗中的温馨;想到天涯一别,竟不能亲自送老包一程….….我的悲哀,无法陈述!”
  
八九学运工自联领袖吕京花:“以平淡的字句表达沉痛之情,方显沉痛。与哀哭者同哀哭!沉痛哀悼包遵信,献上一束白色百合花 !愿包遵信先生在天堂快乐!”
  
著名政治评论家胡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几天前,当刘晓波转来包遵信先生病危的消息,他感到很挂念,因为包遵信先生在大陆没有工作单位,没有经济来源,医疗保险更谈不上,正在他与一些朋友为他的医疗费用筹集资金的时候,就惊闻包先生去世的消息。
  
胡平先生说:“我是1979年认识包遵信先生的,他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人民出版社工作,包遵信先生是公认的为人热心的学者和文化活动家。”八十年代初,包遵信先生民间举办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会议,把一批非常活跃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推向舞台,这在当时一切活动都需要中共组织形式的中国社会里,这样的行为是前所未有的。后来包遵信先生与金观涛先生共同主编了《走向未来丛书》。八九年的政治改革讨论热潮中,包遵信先生成为了知识界的带头人。
  
对于包遵信先生的逝世,胡平感到非常的沉痛,“虽然常言道,人到七十古来兮,可是现在人的平均寿命都延长,我们觉着老包走的太早,令人惋惜。”,他说,包遵信先生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他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对公共事务的关系,他的坚持的精神,敢于为天下先,在压力下无怨无悔的精神成为了知识分子的榜样。
  
与包遵信先生一同被中共冠以“六四黑手”被判刑十三年的著名民运人士王军涛表示:“对于包遵信先生的去世,我感受非常的沉痛,他一生最希望看到中国能够实现民主化,但是,很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就离开了我们。我们曾经一起成立爱国维宪社会协商联席会议,一起逃亡,一起被关在北京二监,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壮志未酬,当中国实现民主化的那一天,我会到包遵信先生的墓前祭奠他。”
  
王军涛评价包遵信先生为人厚道,无私,坦诚,率真,为知识分子独立的领军人物,民主运动的领军人物,在八九学运中,包遵信先生与严家其先生同为知识界的领军人物。

王军涛表示,包遵信先生的去世会刺痛关心中国民主和自由的人的心,令人们深思,产生一种紧迫感去反思现在与八十年代精神和文明的差距。

——

包遵信是80年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他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改变了一代青年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八九“六四”之后,包遵信先生被中共当局通缉,后作为六四“黑手”被控反革命宣传罪判刑5年,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开除公职。释放后,包尊信长期受到中共当局的监控,没有工资收入,没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还被禁止在国内的任何报刊上发表文章。◇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包遵信在京病逝
王赫:中共三中全会将人事大动?
【名家专栏】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卷土重来
谢田:中国经济病入膏肓 固本培元为时已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