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2012普選 陳方安生參選首要政綱

【大紀元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陳方安生,昨日發表政綱,強調以推動2012雙普選為參選的首要政綱;她批評對手之一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為普選設立篩選機制和關卡,是民主的大倒退,她呼籲真正支持民主的人,應該投她一票。在六四問題上,陳太希望北京當局早日解決這大是大非的問題,對受難者及家屬作公道交待。

目標為構建民主公義社會

陳方安生的參選政綱以「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為主題,多位民主派人士陪同出席,包括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和部份核心小組成員等共十人。陳方安生表示,這次政綱主要的構思是圍繞如何構建一個民主、自由、仁愛和公義的社會,有一個真正向市民問責、有高透明度、真正聆聽並能夠反映市民心聲的政府。

在政制方面,陳太強調致力推動2012雙普選,「因為民主是良好管治之本,在推動的過程中,我會盡一切努力去凝聚社會的共識,積極和特區政府、各政黨和中央溝通」。

須制衡權力 反對政治任命

陳太並指出,港府的權力必須有適當的制衡,「否則會助長私相授受,利益輸送,政治交易,同時培養一種一言堂,奉承的文化。所以在未有普選之前,我反對進一步擴展政治任命的制度」。

陳太重申,看不到香港於2012年不能實行普選行政長官及全體立法會議員的理由。她表示她的核心小組於今年3月提出2012年雙普選的方案後,沒有收到任何反對聲音,而政府的政制綠皮書,亦沒有否定2012年可實行雙普選的可行性。對於特首候選人的提名委員會的人數,陳太認為無需特別增加,維持在800人,只需取得一成,即是80人提名,即可成為候選人;特首候選人的人數亦無須設限。她並建議取消所有功能組別,立法會60個議席,全部由普選產生。

批施政報告忽視貧窮懸殊

陳太同時批評港府施政報告沒有解決社會上的深層矛盾,如貧富懸殊、在職貧窮、對弱勢社群援助不足等問題。她承諾有幸當選後,她會密切監察政府整個民主步伐,推動政府所有的方向和措施。

陳太還批評對手葉劉淑儀在政制方面的建議和她完全不同,表面上支持2012雙普選,但同時又提出妥協方案,即2016及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以及立法會方案。


(攝影:潘璟橋/大紀元)

葉太提案門檻比基本法高

她說:「這不是真正的民主普選,加上你細心留意一下她(指葉劉淑儀)整套建議,你就會見到事實上她是設立一個篩選的制度,設立更多的關卡,所以我覺得這一方面如果大家是支持真正民主的人,市民是應該選我而不應該選葉劉淑儀。」

她續說:「還有,現在葉太提出的篩選機制,比目前我們基本法規定的門檻還要高,這個絕對不是循序漸進,是一個大倒退。」

在與北京溝通方面,陳太認為自己參選推動一人一票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所謂的以民為本理念相同,目標一致,「所以我希望如果我成功獲選入立法會,我能夠和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溝通,因為我認為總書記和中央領導人是很希望聽到真正市民的心聲」。

關懷長者婦女低收入工人

在福利方面,她主張容許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立申請綜緩,長者在公立醫院看病只需半費,並提高生果金金額,以及盡早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同時促請政府支持地區組織,建立支援網絡,協助基層婦女發展潛能。她並支持為個別低收入行業,例如清潔工人和保安,立法規定最低工資。

陳方安生又建議,將解決空氣污染作為政府首要政策之一,以及全面檢討母語教學成效。

促北京盡早解決六四問題

在六四問題上,她認為香港市民應該繼續享有權利悼念六四;她希望北京當局早日解決這個大是大非的歷史問題,對受難者和家屬作出公道的交代。對於被質疑未參加過六四燭光悼念晚會,陳太說,她並認為不一定要參與六四燭光晚會才是表達對事件的態度。

她又指,她對香港有深厚感情,不會移居外地,對於是否藉此來暗諷葉太長居美國有違參選立法會規定之嫌,陳太笑言否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分析:香港的「漢奸政治」餘波未了?
中國著名異議人士包遵信在京病逝
長歌一曲送包老,告別時刻淚滿襟
陳太造勢大會 泛民傾力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