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品牌經驗 持續創新機能研發結合時尚

人氣 13
標籤: ,

【大紀元10月7日報導】-取經品牌瑞士專題報導系列之二(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七日電)台灣各項產業正值擺脫代工階段,未來如何走上品牌之路?瑞士當年更早面臨低價勞力威脅,已開啟紡織業新紀元的瑞士紡織Schoeller Textil AG執行總裁H.J. Hubner明確建議台灣產業,強化機能研發、結合時尚設計,不斷改變,才能生存茁壯。

全球化趨勢中,先進國家的生存經驗一再證實,在當下準備未來需求,為人類社會進步、國家得以往前邁進之道。

在政府規劃產業全程發展之際,歐洲先進國家甚至已開創出新產業(如創意公司與環保產業),或讓已存在百年工業跨入新紀元。例如再生能源占全國能源使用早已逾10%以上的德國環保產業、不斷融入創新設計元素的法國時尚工業、專門收集創意的公司。

瑞士著名的技術紡織公司Schoeller Textil AG執行總裁H.J. Hubner來台訪問,曾接受中央社專訪,與台灣分享產業升級、深耕品牌於全球領導地位的經驗。

對於台灣西進政策涉入兩派爭論。他就一語道出,瑞士比台灣更早面臨低勞力成本、經濟成長趨緩等全球市場競爭問題,已逾百年歷史的Schoeller Textil AG,還經歷世界大戰、工業化、經濟繁榮,到了70年代因能源危機接不到訂單,面臨重大考驗。

他說,讓Schoeller Textil AG化危機為轉機,進而在全球市場拓展業務的萬靈丹就是「變」,不論是個人、機構,甚或是社會,都要深信,「只有變才是永遠不變的道理」。這看似東方哲學的文人思想,卻在西方企業家身上被驗證、落實,所以說,士農工商的刻板價值觀,確實已被翻盤。

他一路走來的生存法則為何?他分析,簡言之,就是「以品質取代量產」。

實際作法有三大要素,即「創立品牌」、「結合時尚專業」、「與全球各大學合作機能性產品的科技研發」。他強調,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領導趨勢、不被輕易替代的高價格商品。

高機能性商品獲利自何處?H.J.指出,高價商品走的是客群清楚的小眾市場,不再是大眾市場;並依產品機能的實際運用,分成數種市場區隔,例如醫學、運動等。

瑞士知名精品腕錶也是如此經營,有潛水、航空等各類運動專業用錶,也有奢華美麗錶款,但共通點是機能與設計絕對在一定品質之上。

高機能、時尚化商品並可拓展國際。以SchoellerTextil AG本身經驗為例,H.J.說,他們所研發出的強潑水NanoSphere技術布料,讓公司在工業、醫學等領域獲利,現在並已與印度、中國、土耳其等國合作生產。

台灣方面,早在2000年與大廠福懋興業公司合資創立sftc,全名為Schoeller FTC,生產製造Schoeller高技術紡織品,商品匯集最新運動、休閒與流行時尚設計風格,讓民生消費品注入嶄新面貌,同時兼具布料的舒適觸感。

他特地準備一段影片播出,內容為小朋友將食品打翻、沾在衣服上,但這位小男孩竟拿起果汁倒在身上,糕點立即被沖掉,連同果汁也不沾於布上。

他說,這項機能布料的開發,除具商機,同時兼顧環保,因為不易髒,就減少洗滌次數,而且不需使用清潔劑,進而為下一代子孫保留乾淨的地球。而且早就率先於知名大廠開發防水透氣機能布料。

反觀台灣以代工業聞名於世,擺脫OEM的起步雖較慢,但不只是時裝設計走向國際路線,基礎的紡織業也深諳不能再以量產獲利,質優才是致勝關鍵。

近年,台灣設計、創意界熱鬧滾滾,民間Misssofi、Shawnyi、琉園、法藍瓷等深耕歐洲市場。

政府也在2005年10月起推動MIT台灣製鞋品標誌。經濟部工業局表示,除可與MIC中國廉價量產商品有效區隔,並以高機能、優質設計,讓台灣製鞋品牌打入國際。

紡織業近年也有大事,除了福懋與瑞士商合資創立新公司,產製高品質商品;官方也開始推動相關政策。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董事長黃耀堂就說,政府2004年已成立台灣機能性暨產業用紡織品認證與驗證評議委員會,完成14項機能性及7項產業用紡織品驗證標準規範,並強化法人單位研發計畫,期望創造台灣產業新榮景。

相關新聞
三芝國小逾八十人食物中毒送醫後陸續返家
奧運不能與殘害生命的暴力同在
次貸衝擊浮現 歐美金融業大裁員
十月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