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心疑内销产品 公信力是最大难题

标签:

【大纪元11月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齐之丰2007年11月1日华盛顿报导)中国官方的报纸报导说,中国广东当局对出口玩具制造商进行大检查,吊销了764家厂商的出口执照。过去几个月来,中国出口的玩具质量安全性在欧美国家引起舆论的关注。在中国当局表示重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同时,中国民众对中国内销产品的质量安全普遍存有疑虑。

广东省是中国出口玩具制造商最集中的一个省份,也是全世界玩具制造业的最大的基地。早些时候,那里生产的玩具含有有毒物质铅等质量安全问题,在欧美国家引起忧虑。上百万件玩具因此被招回。

对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在西方国家引起关注的问题,中国当局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对应措施,一方面吊销被认为有问题的厂商的出口执照,一方面宣称中国的出口产品绝大多数是合格的,外界有关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批评大都是别有用心。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星期四有关中国对广东出口玩具制造商进行大检查、吊销成百家厂商的出口执照的报导,显然是上述的双管齐下的做法的继续。中国当局一方面宣布对1700多家厂商进行了检查,吊销764家厂商的出口执照,勒令另外690家厂商对工厂更新改造,改进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当局有关官员再次宣称,广东出口的产品99%以上是合格的。

中国作家、评论家秦耕说,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产业,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性令人怀疑,影响中国的出口,因此当局力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但是,在实行一党专制的中国,当局的宣传不必受事实或逻辑的约束,因此令人疑窦丛生。

*公信力是最大难题*

秦耕说,当局一方面说,对1700多家厂商进行了检查,吊销764家厂商的出口执照,勒令另外690家厂商对工厂改进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又说产品99%以上是合格的。这样的宣传,让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敢相信,不能相信;可以说,公信力是中国当局面对国内外民众的时候的一个最大难题。

他说:“中国到底什么是真的?中国什么都可以造假。连共产党官员的年龄、学历、文凭、工作经历都可以造假,还有什么不能造假呢?”

秦耕说,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比内销产品要好,因为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性由外国政府、外国公众的监督、制约,哪怕这种监督制约有时不够及时、不够全面,不够严格。但是,在一党专制、官商勾结的中国,当局基本上可以完全不理会公众的担忧,不用担心公众的监督或批评,中国的新闻媒体也奉命报喜不报忧,因此中国内销产品安全性到底如何,中国公众只能听天由命。

到目前为止,中国当局和中国新闻媒体还没有对公众解释,检查1700多家厂商、吊销764家厂商的出口执照、勒令另外690家厂商改进产品质量,同时99%以上的产品合格,这种超乎寻常的数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合格产品是否都是没有受检查的工厂生产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观护杯篮赛越办越大 不肖分子伪造证件
服役造假曝光 美国市长闹失踪
成都温江社区选举出现舞弊
给非法移民驾照 州长誓不改立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