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文化古城波士頓(二)

波士頓的地平綫

人氣 30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明波士頓報導)早期波士頓面積不大,十九世紀開始日以繼夜的用九節火車廂搬運石土填海,歷時九年,造成新地,也就是現在的後灣區(Back Bay)。如今波士頓市區佔地89.6 平方英里,人口596,763 (據2006人口普查),市中心摩天大樓和古老教堂錯落有致,別具風格。


波士頓市中心高樓雲集,旅遊覽車顯得渺小。(攝影:徐明/大紀元)


查理士河濱波士頓古建築物。(攝影:徐明/大紀元)

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
高聳入雲的約翰漢考克大樓, 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最高的建築物,最醒目的地標。這座摩天大樓建於1976年,樓高240.7米、60層樓,是個辦公大樓。


約翰漢考克大樓(右)與與三一教堂(左)的倒影。(攝影:徐明/大紀元)


約翰漢考克大樓。(攝影:徐明/大紀元)

大樓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當初為突出臨近著名三一教堂的美,整座大樓由10,344塊藍色玻璃組成的玻璃牆覆蓋,三角形凹槽看上去像兩塊玻璃牆排列一起。

建築期間,玻璃牆曾在強風中從高空跌下,只好以三夾板暫時代替玻璃牆,人們戯稱「三夾板宮殿」 又稱「全球最高的三夾板大廈」 。直到1973年才將雙層玻璃牆改為傳統單一玻璃牆,耗資美金五到七百萬,解決建築紕漏。

高聳的大樓在颳風時風力增強,行走困難。曾在大樓工作的華裔楊小姐說她經常需要大廈警衛幫忙,才能度過強風地段,安全進入大樓。

頂樓的瞭望臺在911之後為安全而關閉,不再開放給大眾。如今遠眺波士頓全景只能到普天壽大樓。 


三一教堂與其在約翰漢考克玻璃樓上的倒影。(攝影:徐明/大紀元)

三一大教堂(Trinity Church)
約翰漢考克大樓旁的三一教堂,不只是波士頓有名的歷史建築,亦是全美建築榜上名列前茅之一。當初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約翰漢考克大樓時,就有意以新穎的玻璃牆,反映出三一教堂的古典美。

該教堂由數位名建築師設計,建於十九世紀。其紅色的鐘塔是模仿西班牙文藝復興的教堂形式,不僅外觀典雅、內部宏偉、加以彩繪玻璃表現出敬神者的神聖及莊嚴。


查理士河濱上的普天壽中心。(攝影:徐明/大紀元)

普天壽中心(Prudential Center)
普天壽中心是波士頓第二高的大樓,亦是波士頓的地標之一。1964年建,樓高228.4米229公尺,共有52層樓。第52樓的觀景餐廳(Top of the Hub)可一邊飲食,一邊俯瞰波士頓。第50樓有個360度圓形環繞觀景台(Skywalk Observatory),開放給民眾。在樓底的購物中心則有空中走廊連接其它建築物,通往地鐵站、餐廳、旅館、購物中心、超市、會議及展示中心。


秋季的普天壽中心。(攝影:徐明/大紀元)


榮獲2002摩天大樓銅獎的111杭廷頓大道樓。(攝影:徐明/大紀元)

111杭廷頓大道樓(Huntington Avenue)
111杭廷頓大道樓又稱 R2-D2 大樓, 是波士頓第八高大樓,亦是1987年後波士頓建立的最高摩天建築物。以敞開的圓頂著名,曾榮獲2002摩天大樓銅獎。


「基督教科學會」母會堂。(攝影:徐明/大紀元)


遊客在「基督教科學會」母會堂側的水池上玩小帆船。(攝影:徐明/大紀元)

「基督教科學會」母會堂(Mother Church of Christian Science)
「基督教科學會」由艾迪(Mary Baker Eddy)於1879年創立,1881年將總會遷移於波士頓,稱之為「母會堂」。

如今該會在世界各地約有三千多分會堂,四十萬信徒,自己有印刷廠印製報紙,書籍,及刊物,其中以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發行最廣。


甘迺迪圖書館。(攝影:徐明/大紀元)

甘迺迪圖書館
此圖書及博物館以紀念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而設,是美國的官方甘迺迪總統紀念堂,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該館設有”You Are There”(你在那裏)節目,供遊客體驗當年甘迺迪在白宮情景和面臨的挑戰。内部所有擺設均爲原物,還有一塊月球岩石和一小部分柏林牆。


波士頓美術館。(攝影:徐明/大紀元)

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建於19 世紀,波士頓美術館有美洲、非洲、歐洲、亞洲等數館。館內經常舉辦特展,季節活動,收藏豐富,約有450,000 藝術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文化古城波士頓 (一)
新西蘭國際南極中心遊記:不容錯過的體驗
日本三大名泉之一「下呂溫泉」 大自然的恩賜
秋遊!到日本高千穗峽谷泛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