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能源及空氣污染挑戰

【大紀元12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美國之音今天報導,能源需求急劇增長,溫室氣體排放不見減少,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報導指出,從一九八零年開始,中國經濟GDP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九點八的速度增長,預計二零零七年的增長率將達到百分之十一點五。

中國持續高速的經濟增長,直接推動能源需求的劇增。中國已經從多年來的煤炭出口國,今年首次成為煤炭淨進口國。中國在二零零六年已經成為天然氣的淨進口國。中國石油供應已多年不能自給自足,今年進口石油及成品油約一億九千萬噸,占中國總消費三億五千萬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如果中國經濟在二零零五到二零三零年的二十五年中保持平均百分之六的增長率,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中,中國占三分之一,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占三分之一,在全球煤炭需求增長占近三分之二,在核能發展中占百分之四十,在水利發電發展中占三分之一。

中國對一次性能源的需求將在二零零五年的十七點四二噸油當量的基礎上再翻一倍,達到三十八點一九億噸油當量。中國石油淨進口量將從二零零六年的每天三百五十萬桶,增長到二零三零年的每天一千三百一十萬桶。淨進口在總需求中的比例將從百分之五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

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博士預測,中國將在二零一零年前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報導表示,能源需求和環境污染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對連體嬰。中國能源需求急劇增加,給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但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的浪費,更直接導致高污染和高排放。

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數字表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三零年全球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上升百分之五十七,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來自中國。中國從一九八零年到二零三零年的五十年間,累計排放量相當於歐盟二十七國過去一百五十至兩百年的累計排放總和。

中國二零零七年正在趕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二零三零年的排放量將達一百一十四億噸,超過美國、日本和俄羅斯的總和。

據世界銀行調查,全球二十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其中十六個在中國。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能源項目負責人埃貝爾博士說,中國的排放量對世界氣候變化影響很大,明年北京奧運會將是一次實際考驗。北京二零零五年提出的每年減排降耗百分之四的目標,並沒有實現,去年僅達到百分之一點三。

他指出,中國在能源方面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是有效地使用現有的能源,首先中國必須獲取足夠的能源來支撐預期達到的經濟增長,跟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增長率相當高。但經濟的增長帶動的能源消費同時,也導致了污染上升。

相關新聞
能源局節能標章網路商城開張
哥倫比亞宣布發現大金礦
古巴與委內瑞拉簽署多項能源與石油協定
供需失調 廉價糧食時代終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