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酒後罵官被拘留 言論自由呼聲四起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四日電)中國青海省西寧市一名張姓市民,上月喝酒後,在市政府門口高聲罵市政府領導,批評道路年久失修,結果被警察帶走並處以行政拘留八天處罰。雖然事隔快一個月,網路仍不時可見聲援的言論,指當局違反言論自由。

「西寧晚報」上月報導,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八時,張姓男子在市政府門口「取鬧」,市民政局、市信訪局的工作人員勸解無效,男子公然高聲辱罵政府領導,後來被趕到的警察帶走。

在派出所,男子承認大清早就喝了三瓶啤酒,壯膽來到市政府門口「取鬧」,理由是西寧至湟中縣的道路因年久失修,道路損失嚴重,政府沒有及時修理,為此他要給大家討個說法。

這名男子被重罰行政拘留八天的消息傳出後,外界普遍認為處罰偏重。北京「新京報」的一篇評論說,如果張姓市民罵的是鄰居而不是領導,多半不會受到這麼重的處罰,民間許多類似的行為大多以道歉和罰款了事,不導致嚴重的後果根本不會被拘留。

文章說,公路年久失修,政府部門沒有及時修理,這嚴重影響到納稅人的生活,在通過正常途徑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納稅人到市政府討個說法,如果官員有「食人民納稅」的意識,應該會寬容這種酒後辱罵。 廣東「南方周末」一篇評論也說,為一件平常政事,市民卻要酒過三瓶才敢斗膽一罵,精神所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

評論批評西寧市有關部門罔顧中國憲法第四十一條「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的規定,並恐嚇公民,擺出官威,骨子裡是專橫的權力思維。

相關新聞
司徒華因平反六四言論被檢控引起港人憂慮
港府票控司徒華 惹民間義憤
司徒華誓公民抗命到底
【熱點互動】《政黨制度》白皮書用意何在?(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