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廠商不滿中國進口產品價格低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二十日專電)去年最後一季,巴西國內十二種產業再次要求政府針對自中國進口的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不過,這一次的抗議對象與紡織業與鞋業無關,而是市場小販叫賣的髮梳、聖誕飾物、銅鎖、墨鏡和自行車輪胎等雜貨。

巴西廠商決定不再坐以待斃,指稱政府若不對這些中國製品加課賦稅,國內的工廠只有倒閉一途。

公元兩千年,巴西有三十家製造髮梳的工廠,國內市場佔有率百分之百。現在,只剩下兩家工廠,市佔率減至百分之二十。聖保羅州梳帚工業公會主席米蓋斯說,同業在這段期間已裁員一千五百人;某些廠商亦決定放棄投資生產,變成中國進口產品的經銷商。

米蓋斯指出,中國市場對髮梳所課的稅率是百分之十七,但扣除政府的津貼和抵稅後,稅率減至只有百分之一。巴西每月的員工薪資稅率加起來達百分之一百零七,而中國只有百分之八,相差實在太大。因此,巴西工業不得不要求政府加課中國製品的賦稅,讓國產品得以公平競爭。

此外,巴西國內兩大銅鎖製造廠PARDO與PAPAIZ,也要求更新對中國製銅鎖加課百分之六十三的稅金,因為中國製品在巴西的售價較原料成本還低。一般來說,中國製銅鎖較國產品的售價平均便宜百分之四十。

PARDO董事長卡德曼表示,假如中國製產品的品質等於或高於巴西製產品,那麼他無話可說;但他絕對不能夠接受讓消費者蒙受損失。卡德曼的意思是指中國貨粗製濫造。他表示,若不更新對中國產品加課賦稅,其工廠可能得裁員五百人。據了解,目前該廠的閒置率已達百分之二十。

PAPAIZ也開始考慮其他因應措施。假如巴西政府決定不更新加課中國製品的賦稅,該工廠只好停止投資生產,改行做經銷,或從中國進口成品,再以工廠的牌子銷售。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三十巴西幣黑奧買到一打的中國製小型銅鎖。據市場小販說,它們的成本價只要十三黑奧,而小販攤位上兜售的日用品與工具,九成都是中國製。

相關新聞
二月十日亞洲財經要聞
麒麟巴西蘑菇 台灣未進口
高雄本土巴西蘑菇  養菇場專人照護嚴格把關
三月十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