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纏上英國 不列顛軍脫身難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亞洲時報Ronan Thomas撰文) 近日,英國政府在宣佈哈里王子將赴伊拉克服役6個月之同時,也公佈了分階段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英國的鐵杆盟友和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發動者,美國卻打算向伊拉克增派2.2萬名士兵,以維持巴格達周邊50公里範圍內的安全。

2月21日,首相布萊爾在議會表示,不久將從伊拉克撤出2,100名英兵(未來幾月內先撤走1,600人,夏天結束前再撤500)。英軍在伊拉克南部駐軍總數為7,100,而明年底前,英軍會把在巴士拉的三個基地移交給當地政府。

雖然如此,英國在巴士拉兩個防守嚴密的基地中,仍會駐守一支2,000到3,000人的軍隊,以保護英國在當地的投資。作為戰略防備,它們將主要承擔訓練伊拉克政府軍和監視兩伊邊境等任務。此外,鑒於美國不斷增加在巴格達的力量,四處逃竄的什葉派武裝分子很可能會聚在巴士拉,以期捲土重來。屆時,這些留守的英軍還將為多國部隊提供相關支援。

在演說中,布萊爾還表示,伊拉克南方四省也應在明年之前一併交還伊拉克政府。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這些地區一直處在英軍管轄之下。事實上,人煙稀少的穆薩納(al-Muthana)和濟加爾(Dhi Qar)兩省,早已交給伊拉克政府管理。根據布萊爾的計劃,餘下的米桑(Maysan,毗鄰伊朗)和巴士拉兩省將在今年夏天交還給伊拉克當局。

然而,英國在伊拉克的使命遠未結束。布萊爾的方案,很難說就是吹響了英軍撤離的號角。再者,他的方案也僅牽涉了29%的駐伊英軍。大不列顛的國旗,看來仍會飄揚在2008年的巴士拉,甚至更久。現在還不是“功成身退”的時候。若美國人沒有開始撤軍,英國將很難徹底從伊拉克脫身。

布萊爾將這份計劃稱為“應由伊拉克人自己譜寫的新篇章”,但它所包含的分期撤軍日程,最終仍將視乎叛亂活動、伊政府接受安全防衛任務能力等來作決定。事實上,早在6個月以前,撤軍計劃就已是個公開秘密。去年8月,英國國防部公佈了一份雄心勃勃的過渡方案,稱將在2007年中期,將駐伊英軍人數減少一半。經過重新評估後,布萊爾才公佈了前面提到的、更為現實的撤軍計劃。這從側面也說明了,把問題交由伊拉克人來處理,遠比當初預想的要複雜。

其實,不利的兆頭一早就出現了。當英軍去年8月將駐米桑的阿布納吉(Abu Naji)營地移交給伊拉克政府軍後,該基地很快便落入了反美教士薩德爾(Muqtada al-Sadr)領導的什葉派武裝“邁赫迪軍”(Mehdi Army)手上。兩個月後,伊拉克政府從英軍那裏接收了南部城市阿馬拉(Amarah),但當地街頭很快又開始上演邁赫迪軍與親政府的巴德爾旅(Badr Brigade)之間的武裝衝突。無奈之下,英國人又不得不重新回來。英軍的高級指揮官們也承認,移交過程總是不順利。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時,英國向伊拉克派遣了4.6萬名士兵,並一直控制著該國南部地區。除了安全任務外,他們還負責在巴士拉、阿馬拉和納西里耶(Nasiriyah)這些什葉派聚居地展開重建工作。

在巴士拉,英軍有5個主要基地。根據布萊爾的計劃,英軍將在明年之前,將其中三個基地交給伊拉克政府,而僅保留剩餘兩個。

英國政府希望,撤軍計劃能被看作是巴士拉局勢穩定的好消息。計劃書還提到了2003年以來的種種正面新聞:薩達姆被推翻,復興黨下台;在從上到下的改革後,巴士拉55%的警局運作情況“令人滿意”,高於去年的只有20%;綁架案減少了50%;謀殺案從去年6月的139宗,跌至12月的29宗。英軍指揮官表示,為期4個月的“辛巴德行動”(Operation Sinbad)已取得顯著成效。去年10月,駐巴士拉英軍與伊拉克軍隊展開聯合行動,打擊當地警隊的腐敗行為,為伊拉克政府接管該市掃清障礙。

不過,負面消息也不勝枚舉。薩達姆剛被推翻時,當地百姓還對駐伊英軍抱有好感,但這種友善卻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目前,醫院服務、公共設施供應、重建工作等等進行得一塌糊塗。什葉派抱怨道,如今的日子還不如薩達姆統治的2002年。雖巴士拉沒有巴格達那麼多的宗派衝突,但局勢卻很難用“安全”來形容,因為針對英軍的致命襲擊每天都在上演,不管在巴士拉,還是南部其他地方。

襲擊已造成了英軍132人死亡(101是在軍事行動中遇難),另有346人受傷。路邊炸彈,特別是最近發現的“爆炸成形穿甲彈”(有傳言稱是伊朗產品),令乘坐路虎(Land Rover)裝甲車和步行巡邏的英軍傷亡慘重。為抵禦來自路邊的威脅,英國已部署了安全性能更好的“鬥牛犬”(Bulldog)裝甲車。至於效果如何,仍有待叛亂分子炸彈的考驗。

火箭和炮彈頻頻襲擊,也讓英軍基地遭受了不少損失。英國打算撤軍的消息剛一傳出,巴士拉的多個什葉派武裝擺出功臣姿態,紛紛稱令英軍加速撤離是自己的功勞。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英軍的撤離,當地勢必會出現權力真空,新一輪的衝突不可避免。

曾擔任英國前總參謀長(1997-2001)的古特利爵士(Lord Guthrie)認為,一個安排不周的撤軍計劃,會導致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形勢更加嚴峻。“若我們撤離的話,伊拉克將跌入深淵,隨後的宗派仇殺甚至會出乎我們想像。伊拉克還牽涉到土耳其、沙特和伊朗等周邊國家的利益。動盪局勢,只會令情況更加糟糕。”

當然,英國納稅人的錢也在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伊拉克。從伊拉克戰爭起,英國在伊拉克的投入已超過40億英鎊(78.5億美元),今後還需投入5.44億英鎊於重建工作。與此同時,國內反對這場戰爭的人也在持續增加。英國“民治”(YouGov)調查機構去年發現,僅有31%的國民支持首相的對伊政策。

批評者認為,布萊爾更關心自己的歷史功績,企圖借撤軍為他在唐寧街10號的最後日子劃上圓滿句號。由於外交政策引起公眾的日益不滿,布萊爾去年9月被迫宣佈將在一年內辭職。很多人相信,他大概會在今年5至9月間下台。批評者說,撤軍計劃不過是他仍掌握大權時的最後掙扎。

現時正值英軍在阿富汗南部進行剿滅塔利班的戰鬥,英國的高級軍官和政界中都傳出了批評聲。他們認為,戰線拉得過長,會令士兵們壓力過大,而後勤補給也面臨困難。2月23日,英國宣佈將向阿富汗增派部隊,以對付塔利班可能在春季發動的攻勢。

英國或許是在撤軍,當然也承認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能在近期就跳出伊拉克泥潭。布萊爾解釋道,英國並非對伊拉克問題撒手不理。他在接受訪問時稱:“若有需要,我們仍可以增兵。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幫助民主力量對抗恐怖主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哈利王子 盛傳將赴伊服役
美國讚揚英軍成功完成伊南部任務
英軍最新調動 哈利王子將出征伊拉克
即將上伊拉克前線 哈利王子雀躍不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