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釗燮稱兩岸既有對抗亦有交流

標籤: ,

【大紀元2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2007年2月8日華盛頓報導)主管中國大陸事務的台灣行政員院陸委會主委吳釗燮2月6號抵達美國進行3天訪問,拜會美國國會議員和學術界人士。2月7號下午,吳釗燮在首都華盛頓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就兩岸關係的現況及發展發表演說。

*軍事及外交嚴厲對抗*

吳釗燮在演講之後接受中文部記者專訪時對台海兩岸關係的現況和發展做了簡要評估。他認為,目前兩岸存在的主要危機是軍事和外交方面的對抗。他說,從中國大陸對台灣方面軍事佈署就可以略見一斑。

他說:“ 現在的短程飛彈大約已經超過900枚。在短程飛彈之外還有中程飛彈和巡弋飛彈,這些很容易針對台灣而來。除了飛彈之外,另外還有潛水艇的部署以及水面艦隻的部署。這些都讓台海兩岸的軍事對峙狀況加劇。”

吳釗燮表示,除了軍事部署之外,中國政府在外交上也極盡打壓台灣政府外交空間。

他說:“ 尤其是中國方面利用他們越來越強的外交實力在國際場合打壓台灣。除了在爭取外交承認上面有很激烈的競爭之外,中國大陸利用各種機會在台灣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方面大肆打壓台灣。”

*交流及互動亦有進展*

吳釗燮認為,這些發展都會導致台海兩岸對峙的情況加重。不過,他表示,即使在這種背景下,台灣陸委會從2004年以來希望在兩岸實質的議題上,也就是對兩岸人民都有利的議題方面促進海峽兩岸雙方的互動和溝通,甚至是協商。

吳釗燮很高興看到在陸委會努力之下從2005年就有過年包機的協商並且取得進展。

他說:“在去年6月16號的時候,海峽兩岸同步宣佈了四項包機方案:四個節慶的包機、緊急醫療包機、人道包機以及專案的貨運包機。我想,這是海峽兩岸交通不便的狀況之下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在這個重大突破的基礎之上希望讓兩岸的交通往來能夠更加便捷。”

他說,除了包機之外,海峽兩岸也就觀光議題進行了接觸和協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次技術上的協商以及非正式的磋商。他說,這些協商和磋商都能夠促進海峽兩岸彼此的交流。他說:“我所看到的是,透過這些實質議題的協商,海峽兩岸是有機會能更進一步來改善他們的關係。陸委會在這方面也會儘量地來努力。”

吳釗燮表示,台灣在經濟方面對大陸放寬的措施以及讓兩岸人員往來方面放寬的措施的效果都可以讓雙方感受得到,比如說,在大陸商務人士到台灣訪問方面的限制已經是微乎其微。

*大陸不願與台灣政府打交道*

不過,吳釗燮認為,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軍事和外交的對峙之外,中國和台灣政府打交道的意願並不是很高。

他說:“有些實質議題必須兩邊坐下來談,但是,中國政府不願意和台灣政府來談,那這些都構成台灣在處理兩岸議題時候的挑戰。”

*促全面解除對台媒體網絡封鎖*

台灣陸委會任委吳釗燮也注意到中國在部份地區取消了對中時電子報和聯合新聞網封鎖的行為,因此,台灣非常期待中國能夠快一些解除對台灣新聞媒體網路資源部份的封鎖,以便台灣能儘快讓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記者恢復到台灣駐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月台指期下跌31點  逆價差4點
2月電子期終場下跌1.55點 金融期下跌7.2點
國台辦與台灣團體會談建立兩岸旅遊保健模式
兩岸遣返創紀錄 現階段沒有可立即遣返偷渡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