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正名運動揭幕 三國企去「中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9日訊】(中文部駐台北特約記者林楠森報導)台灣的三家國營企業:中國石油、中國造船、以及中華郵政今天(2月9日)召開董事會更改公司名稱,更改後這三家公司名稱將分別為:台灣中油、台灣國際造船、以及台灣郵政。

中華郵政是台灣政府持股百分之百的國營企業,在董事會作成更改名稱的決議後,只要向主管機關申請即可達成正名﹔相對而言擁有民股的中國造船公司改名案,還需通過該公司的股東會程序。

總統陳水扁在昨天的”阿扁電子報”中藉回答網友問題時說,中華郵政將正名為台灣郵政,未來郵票上也會有”台灣郵票”的字樣。

工會抗議

中油與中華郵政兩家公司的部份工會成員發動抗議,中華郵政工會企圖阻撓董事會召開,他們還揚言若改名後總統或行政院長主持揭牌儀式,他們將會潑糞抗議。

中華郵政工會人士說,改名要花六,七億台幣,並無助於實際營收,只是滿足部份人意識型態﹔不過據中華郵政董事長表示,改名所需花費約六千七百萬台幣。

黨派分歧

民進黨立委表示,工會很可能受到國民黨的蠱惑,工會在發表意見前應該徵詢所有成員,而非由少數幹部以自己的意識型態反對。

親民黨立委則說,中華郵政的經費需經過立法院審查,若立法院沒有點頭,中華郵政休想輕易改名。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正名也表達不以為然的態度,他說,民進黨只會清算歷史,而不敢面對經濟施政績效不佳的事實。

副總統呂秀蓮對正名運動則表示,國名的問題大家要互相尊重,但如果有相當多名稱讓民眾或外國人誤以為是中國大陸,就會整個混淆,過去的歷史錯誤一步步更正,應獲得民眾支持。

針對台灣正名運動的花費問題,呂秀蓮表示,過去為突破台灣外交處境的花費沒辦法計數,對一個歷史錯誤加以更正,這只是很小的成本。

目前台灣政府正研究改名的單位,還包括英文以中國命名的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以及台灣政府的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China)。

據此間分析人士指出,航空公司與央行由於涉及航約與國際清算等問題,因此改名問題相對困難。(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