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是谁在纵容盗版市场

梁治

标签: ,

【大纪元3月19日讯】最令国际文化市场头痛的,恐怕就是中国的盗版了。如今中国盗版泛滥成灾,音像、书籍、凡是一切有版权的东西都可以找到它的复制品。有些影片还刚刚上映,可是在国内便已经出现了盗版。

盗版严重侵犯了正当经营者的利益,也使得国际文化发展受到损害,虽然国际社会多次提出抗议,可是中国的盗版仍旧屡禁不绝,而且还呈愈演愈烈的阵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近日在此间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座谈时表示,中国反盗版最终仍取决于民间。据柳斌杰披露,目前中国存在的盗版数量相当大,每年生产的盗版音像制品大概在120,000,000张左右,这使正版市场至少蒙受了几十亿元人民币的损失,而盗版图书的数量每年也在五亿册左右,使正规的复制企业基本上难以为继。据介绍,目前中国主要建立了三大反盗版防线:一是加快法制建设,二是加大打击力度,三是加强治理源头。他说,中国的盗版的源头有四个:国际盗版团伙走私、国内地下生产线、合法生产企业违规制造,和个人零星盗版。柳斌杰提出,反盗版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民间,一旦所有消费者能够自觉维护知识产权,任何盗版就都没有了市场,所以民间力量非常重要。

好一个民间力量!民间力量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国人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意识尚未完全树立起来,而中国亦未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对此予以规范。“不仅学生,就连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是直到近年才开始推行‘政府机关正版化’,现在则进一步推进企业正版化进程”?

这显然是一种托词,根本就不可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民间历来是个很宽泛的词语,尤其在中国,民间犹如一盘散沙,根本没有成群体的形式,也就没有力量做一切事情。何况在中国,所谓的民间能起作用,达到一种自觉意识,显然必须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政府教育的潜移默化,使之成为一种道德观念牢牢植根人民的心中,然而从这些年来的情况看,在中国政府的改革下,伦理丧失,道德观念远远没有树立起来,这又怎么能使得老百姓形成抵制盗版的意识呢,显然是痴人说梦。二是,要使民间抵制盗版,必须有相应的利益促使。而现在的盗版价格很便宜,何况作为文化市场,盗版和正版的价值也差不到哪儿去。我们社区就经常卖盗版书,一本标价40元的书籍,才卖十元左右。而所谓的正版书,经过层层加价,把许多不必要的价格加给了消费者,这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呢。因此,包括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等一批文化人在内都指责书价太高,是盗版书泛滥的主要原因,呼吁正版书应该放下身价,走向民间发挥它的作用。而音像盗版,也大部分价格便宜,传播速度又快,去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一张光碟才12元,而电影院却要50元。尽管电影院的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老百姓还是选择了看光碟。何况,中国政府对国际的文化一直持封锁态度,每年只进口若干影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也客观促使了盗版横行。

在中国,消费盗版的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就连政府官员、文化人等等都是它的物件。而且许多时候政府机关也是主要对象。西安电视台有一个《国际影院》和《环球荧屏》栏目,每周都要播出许多国外电视剧和影片,但是在《广播电视报》节目预告上却从来没有具体影片的名字,读者提出为什么,电视台含含糊糊。其实这些电视剧和影片都是盗版的,如果打出名字,白纸黑字,岂不是让人家抓住了证据,而现在一播而过,又有谁知道?

由此可见,抵制盗版不仅仅是民间,如果中国政府不积极参与,任你国际社会再抗议也是无济于事的,大不了再出一本白皮书,说我们查获了多少多少,销毁了多少少,可是社会上依然盗版猖獗,你有什么办法呢?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梁治:人不要脸是没办法
梁治:汗颜的悔过书
中国媒体招聘欺诈有辱阳光产业的称号
嘉义保智大队查获盗版烧录厂  以墓地为掩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