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er or Member ?

【漫話行銷】假設某天您到一家大賣場購物

江亙松

標籤:

假設某天您到一家大賣場購物,逛了一個多小時之後,選了一些喜歡的商品準備結帳帶回家使用,到櫃台一付款的時候收銀員居然帶著微笑對你說「XX先生您好,歡迎到XXX購物中心消費,在您開始刷卡結帳之前,您必須先填寫我手上這一份會員資料,等我們確認您的身份之後您就可以開始付款並且把商品帶走。」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種事情你會不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身為消費者的你都已經決定要採購了,卻被要求先填寫一份會員資料才可以開始付錢,甚至還要通過賣方的審核才可以完成交易。但是這麼顯而易見又不可原諒的錯誤,在網路購物的虛擬世界中卻常常發生。每次當我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對著電腦螢幕問「天啊!你究竟要的是Buyer還是Member?」Buyer是已經把錢捧在手上要付款向你購買商品的「恩客」,Member卻可能只是留下過期或不真實的資料卻不會交易的「訪客」。如果你的潛在消費者有100位,又假設「不需要加入Member就可以直接成為Buyer的人數」有X人,而另外一種「被要求填寫會員資料加入Member後才可以成為Buyer的人數」假設有Y人,那Y跟X的關係將是「Y永遠都會小於或等於X」。

「不需會員身份的買家」永遠會多於「需要會員身份的買家」

「Y永遠都會小於或等於X」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Y代表的是要加入會員才能消費的交易流程,所以要先在100位潛在消費者中,扣除那些不願意填寫會員資料的才能得到真正的潛在消費者。但是X代表的卻是不需先填寫資料就可以直接購物的消費者,所以X的潛在消費者人數將會比較多。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在網路購物業者要求消費者加入Member的作法,其實是不智之舉,尤其是要求的資料有時候太過於詳細,例如已經問到職業、年紀、血型、星座、身高、體重、婚姻與子女情形。說真的,只不過是要把商品寄送給消費者,難道這個消費者的生辰八字不對就不想賣商品給他嗎?細查其原因,不外乎因為網路購物業者希望能由每次交易中獲得消費者「更多的資料」來作「更多的分析」,因為聽說這樣的分析可以獲得「更多的商機」,但是如果你分析到一位十三歲叫做NILA的男性,因為常常看醫生所以有醫療險的需求,但是後來發現他只是筆者家裡的一隻小狗,我就不知道這樣的舉動是為了更多的商機,還是已經導致眼前的商機流失了。

為什麼要讓購物程序變得複雜?其實消費者願意給資料的時候就會很甘願的填寫。一般來說,網路購物的過程到了要填寫信用卡資料與寄送資料的時候,消費者都會很謹慎小心的填寫,因為填錯了會買不到商品或者寄錯地方,但是在消費者還沒有「甘願」提供會員資料的時候,或者在還沒有「必要」的時候,要求消費者填寫 Member資料只會降低消費者變成Buyer的機會。那您要的究竟是Buyer還是Member?@

行銷智慧:能收到錢比收到會員資料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漫話行銷】買房子送保時捷你要不要?
【漫話行銷】傳統電信業者如何讓網路電信競爭者全部消失?
【漫話行銷】親愛的,你帶我去HOTEL做什麼?
【漫話行銷】網路通促銷行為矩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