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席德蘭:政策保持一致 有利經濟長期發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二十日電)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經濟系講座教授席德蘭 (Finn E.Kydland) 表示,他最重視一個國家的創新活動及資本 (實質資本、人力資本) 活動誘因,政策的決定將影響長期經濟發展,政策不能輕易受到誘惑而應保持一致性。

經濟日報成立40周年慶,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兩場國際級「大師論壇」,席德蘭演講時表示,經濟架構是所有經濟理論的最根本基礎,經濟的模型屬於動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有前瞻性。

他說,國家的成長的原動力是技術變革,所謂技術變革是概念及研發成果的正面因素,但經濟模型內也可能有環保法規或銀行擠兌的負面影響,矯正模型就是要找出問題的答案,包括從國民所得、貨幣政策及稅收制度來做矯正。

席德蘭表示,政策的決定將影響長期經濟發展,政府政策不能輕易受到誘惑而要保持一致性。

他認為,當人民手中累積一定程度的實質資產及財富,政府常會受到誘惑而對人民課稅,並想盡辦法以通膨來降低負債,導致政策無法一貫性。

這些不好的貨幣政策拖累不少國家經濟,阿根廷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尤其阿根廷的貨幣政策和匯率脫鉤,更是拖垮地方和中央財政的關鍵因素。

各國的央行應該是個獨立機關,不受政治決策者干預,阿根廷央行受到政治干預嚴重,一點都不獨立。

席德蘭關心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發展,政策決定發展,尤其重視創新活動及資本活動誘因,但政府的政策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阿根廷政府就是不能堅守時間一致性,而導致信用不足,國內和國外的投資者都不願再進場投資。

席德蘭表示,原本愛爾蘭是歐盟最窮的國家,但政府擬定12年國民教育,提高人民知識水準,鼓勵研究創新及資本累積,並進行稅賦改革從過去一直擬定到2009年,期間並無違反政策一致性,移除所有的不確性,使得投資者勇於進場,改善整體的國家經濟,成為目前歐盟國民所得最高的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