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暨消費專題報導

人氣 50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報導】現今全球暖化、國際油價高漲使得人類逐漸面臨生態環境變遷及能源耗盡的威脅,中央通訊社今日特地為讀者撰稿一系列綠色能源暨消費專題報導,希望能引起讀者共鳴一起節約能源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

再生塑膠製程緩衝暖化又時尚 全球發燒新寵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五日電)全球暖化快讓北極溶光,並逼得北極熊即將消失;如何革新現有產業製程,以減緩暖化速度,刻不容緩;年過60的顧卓雄與英國的綠叔叔Colin攜手於全球推廣可降低CO2排放的再生塑膠,環保兼時尚的衣、袋、筆、輪胎、裝潢材料正在營造一場綠色消費劇的上映。

顧卓雄年過60,愛聽歌劇的他因懷抱夢想而活力四射;一樣高齡,和藹中略顯纖瘦的Colin Williamson對環保更有著長年的執著。

顧卓雄說,Colin在英國人稱Green Uncle;他們倆個老玩童的相識來自他的主動造訪,因為他在飛機上雜誌看到關於Colin產製、推廣再生塑膠的故事,他立刻聯繫、飛往英國與他暢言環保大夢。

相識對時的他們,這次由Colin提著他的手提電腦造訪設立艾倫國際木業生態公司的顧卓雄,帶來他一手研製的時尚再生塑膠板,如何被設計界運用的動人實況。艾倫國際裡成員跨世代,有顧卓雄的中生代學弟及其他同事,以及第三代的他的兒子。

在各式色彩時尚,忽而現代又後現代的塑膠板中,可見一款藍綠色交流融合的款式,正道出再生塑膠板的環保內涵;因為在英國水管是藍色、瓦斯管是綠色,回收後,Colin將之切碎再熔製,反而做出意想不到的新世代美感。

環保的精神與實戰經驗,一再應驗崇尚大自然法則,良性循環一再產生;另如環保再生水泥就可防潮,亦若是。

Colin還用(石占)板製程切邊剩材製成宛如白色大理石般可透光的再生塑膠板;他說,那是他的最愛。

其他還有手機殼、車牌(英國當地車牌為塑膠材質)等熔入再生塑膠板中的款式,像極了後現代畫作,同時訴說著回收、環保的概念;並讓人無意間發現可透光的特性,恍若教堂裡五彩繽紛的鑲嵌玻璃般美麗。

Colin說,這些塑化板美得讓諸多知名設計師搶著當設計新作品使用,連The BODY SHOP、Esprit等門市都用這些板做門市裝潢,顯而易見的是,再也沒有任何材值可比這些再生塑膠板更能道出環保精神。

顧卓雄笑說,因為在歐洲不「環保」就沒選票,搭上環保精神還可創造商機;在台灣101購物中心的Pub也有使用,因為夠新潮。

另一讓Colin驕傲的案例則訴說出再生環保也能融入社會公益;那是英國境內供遊民居留的寄宿之家,家中的衛浴設備隔間就使用再生塑膠板。

顧卓雄說,多美好的結合,不正道出老子說的,藏善救人,顧人無廢人;再生塑膠可美好,更何況是人。

達到美學的高標,是歐洲環保產業吸引人指標之一,因而深具市場力;而科學面,不僅使用再回收資源可貴,Colin說,對照自石化業產製新塑膠板,每公噸的再生塑膠板的產製過程可減少2.5噸CO2排放;倘落實到全球市場,融入綠色消費一環,可緩衝全球暖化。

顧卓雄不僅將推廣再生塑膠板於亞洲,他還推出混上膠線紡織成的透氣衣、布,還有環保袋(更配得上環保之名,已透過英國環保局,接到女童軍下單製作);另有以玉米澱粉取代Silica製成的輪胎,可減低CO2 排放、省油且抓地力強。

這齣動人的跨洋環保大夢才要開始。

顧卓雄說,酷愛藝文,與導演李安是朋友的他將當起環保導演,要以「顧安」之名,規劃一齣再生資源展,將集合各地各界環保產業於歐洲各大都市舉辦巡迴展;因為他跟Colin都深信,只有做好環保,美麗才會再生。

熱情洋溢須結合精確的專業產業製程;Colin說,再生資源必須要有「乾淨」的資源回收系統配合。這也是讓顧卓雄最掛心的事。

他說,台灣絕對可以成為大中華地區的「環保產業先鋒」,而且不同於中國目前只以商機考量,2005年自歐美日購買800萬噸塑膠產製再生塑膠外銷,境內卻處處高度污染。

他認為,台灣不只較有環保意識,甚至有比香港好的環保法令,惟政府與全民必須意識到做環保已到迫在眉睫,務必要做好資源回收,整合環保產業,如此台灣經濟將更繁榮。

台灣產製太陽能船 以綠色消費緩衝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促使先進國家再掀產業革命,不論是能源、交通工具、建築或任何材質等,都以具環保作為開發進級指標,在台灣,已有人默默身體力行。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計劃量產內陸湖用太陽能船,並將向德國Sun 21船取經,研究海用太陽能船的研製,跨國攜手開發綠色消費環境保育地球。

雖然台灣整體社會對於環保的態度,未若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般已全方位落實到各產業領域;不過,台灣各角落裡已有不少學者及業者默默與先進國家交流中,並向下一代紮根,期望立基在台灣科技基礎能力上,向先進國家開發新環保產業經驗取經,儘速讓台灣進展到量產階段,盼創造綠色消費環境,保育地球。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工程科學研究所所長兼模具工程系教授艾和昌,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他返國任教後,積極帶領學生投入潔淨能源的運用與開發。

艾和昌與學生開發的阿波羅太陽能車隊並榮獲2006年6國11隊參與的國際太陽能車賽雙料(拉力及場內賽)亞軍,向國際證明台灣發展太陽能光電系統整合研製成果。

另一對非理工科系出身的學者,則是前大法官戴東雄及其任教於實踐大學的妻子周美惠,他們倆因年輕時常年旅居環保觀念深化、相關產業先進的德國,因而常為高應大當居中人,引介其與德國多方環保產業交流。

最近一次,這對大法官夫妻以戴炎輝文教基金會之名,去年自費向德國業者Thomus Mayer購買一艘「Suncat 21」太陽能船,贈與高應大參酌量產環保交通工具使用。

此船航行時波浪極小,幾乎沒有噪音,又零污染,可載8人,負重480公斤,長6.4公尺、寬2.5公尺,空船淨重約1噸;太陽電池模組輸出功率640瓦,最高時速10公里,時速8公里可續航10小時。

此一佳話並已發酵;艾和昌說,高雄十全戲院已下訂單,將出資新台幣1000萬元,產製10艘,預計使用於高雄愛河等休旅環境中,讓旅客體驗綠色消費之美。

讓周美惠與艾和昌振奮的是好事成雙。

Suncat 21 的德國生產者Thomus Meyer不僅早在1995年在德國柏林郊區觀光湖開設太陽能遊艇公司;更已著手研製海上用太陽能船「transatlantic 21」計畫,船已在2006年秋天自瑞士Basel出發,預計2007年5月8日下午3時將抵達紐約;途中並將與各地人接觸,推廣使用潔淨能源觀念。

一般人都知道航行於海上難度遠大過內陸湖,該船名為「Sun21」,長14m、寬6.6m,可供6人進行海上長途航程,或更多乘客短程航行;滿載時吃水1m,總重輛約12公噸,有兩顆最大效能為8kw的電力馬達,電力來源為兩組功率為5kw的太陽能光電板,搭配蓄電池;可以平均時速10到12公里日夜續航。

艾和昌說,推動此計畫的Thomus Meyer,將於計畫完成後來台與高應大進行交流;這次計畫將進階到海上航行的太陽能船製作;對照上述首部船造價新台幣2800萬元,估計在台產製可降到2000萬元,並可乘載80人。

台灣在模組、高效能馬達、蓄電池及製船能力上皆具水準,此計畫落實在望,更可因而讓產業進級,並創造就業機會。

這群懷著環保夢想的人,有高年的大法官夫妻、有中生代的教授及熱血沸騰的莘莘學子,還有遠在德國的太陽能船夢想者Thomus Meyer;他們跨越年紀、性別與國界,甚至是商業機密的考量,希望攜手以專業能力創造綠色消費環境,讓全球暖化速度慢下來。

全球再生能源熱 台電推動太陽光電計畫

(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五日電)國際油價高漲,推展再生能源成大勢所趨。台電公司積極推動太陽光電,籌劃辦理「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計劃投資新台幣35.7億元,自明年起分4年執行,將在北、中、南部及離島地區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預定至2011年共設置1萬千瓦,協助營造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環境。

近年來,國際油價飛漲,全球尋求原油以外的替代能源,紛紛投入再生能源技術研發。在眾多再生能源項目中,太陽能因具有潔淨、無噪音、無污染等環保特性,成為各國發展再生能源的重點,台灣也不例外,台電即積極推動。

台電擁有多座火力電廠,這些火力電廠發電必須使用大量油氣燃料,但台灣自產油氣資源有限,加上國際油價高漲,台電燃料支出激增,經營壓力沉重,因此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期盼減輕負擔,太陽光電成為重點項目之一。

台電評估認為,台灣日照環境不錯,具有發展太陽光電條件,雖然目前太陽光電發電成本仍高,但太陽光電電池技術不斷精進,未來可望更加成熟,若現階段推動,日後大規模引進時可及時趕上。

台電目前已有實驗性太陽光電發電裝置,全台7 個地區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已運轉,供應部分電力,現在台電籌辦「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稱得上是台電生產性的太陽光電計畫跨出第一步。

台電「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預計自明年執行,分4年完成,擬定至2011年共設置1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目標,預定明年完成500千瓦,2009年完成1500千瓦,2010年完成3500千瓦,2011年完成4500千瓦,將以台電自有建物及合適空間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台電指出,裝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地點必須是向南、不能有遮蔽,目前規劃以南部設置7560千瓦最多,中部占1880千瓦,北部占260千瓦,澎湖七美則占300千瓦。

設置地點包括台電自有土地及縣市政府提供的土地,例如核二廠展示館、超高壓變電所、各區處營業所、興達鹽灘地及七美等地,台電規劃使用矽晶型、薄膜型及聚光型等機組。

台電表示,1萬千瓦發電量不算大,加上太陽光電發電有先天限制,例如,晚間、雨天及陰天運作效果就會打折扣,但無論如何,儘早發展太陽光電可以累積經驗,另一方面,在投資過程中,希望國內廠商加入,進而協助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更期盼藉此引導國內社會對再生能源的重視。

電路板廠廢蝕刻液回收再利用 環保又創匯

(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五日電)印刷電路板製造過程產生的廢蝕刻液,過去需由廠商付費處理,現在不但可以賣錢,還可以回收再利用。經濟部輔導的昶昕實業公司,每年回收處理國內印刷電路板廠80%廢蝕刻液,可再生蝕刻液供廠商再利用,還可從中煉出硫酸銅外銷,每年創匯新台幣6.5億元,堪稱小兵立大功。

資源化產業是指以各類廢棄物為原料,將其再利用製造為再生產品,創造新價值;這也是綠色產業的一環,符合國際環保大趨勢。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台灣資源化產業相關廠商由2002年的100多家,成長至今約有700家,工業廢棄物資源化量也由每年800萬噸,增至超過1000萬噸。

目前台灣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率已達75%,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許可量約達每年446萬噸,累計每年可節省廢棄物處理費60.5億元,創造再生產品產值390億元。

經濟部輔導的昶昕實業是國內資源化產業成功案例,昶昕從事印刷電路板廢剝錫鉛液、廢鹼性蝕刻液、廢硫酸、含銅污泥回收再利用,從中煉出錫錠、硫酸銅、銅錠等資源,還可外銷賺取外匯。

印刷電路板大廠華通公司表示,廢蝕刻液是電路板廠最大廢水來源,以往需花錢請人處理,現在可以賣給昶昕,由其處理成回收蝕刻液,折價賣回給華通使用,既環保又省錢,也讓電路板廠商不必為廢水處理傷神。

昶昕實業董事長陳敏雄說,昶昕買回廢蝕刻液後,經過處理,每年可以製出2萬噸硫酸銅、6000噸銅、3000噸錫鉛,加上近年國際銅價上漲,昶昕把90%再生產品外銷,每年可創造6.5億元外匯。

相關新聞
英國石油公司斥資五億美元  研發綠色能源
科技界的環保思考 中工會年會探討綠色能源
紐省居民踴躍加入綠色能源合約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