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系列】給美國大使塞紙條的藏人和吹哨子的人

謝田

人氣 1

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交談時,有時會涉及所謂的「whistleblower」(吹哨者、揭發者)的問題。這個話題很微妙,因為它涉及到人們內心世界那些很細微、往往不願與別人分享的東西,它甚至可能是一些秘密、一些或許根本不能拿出來示人的東西。

吹哨者或稱揭發者通常是公司的僱員或前僱員、組織的成員,尤其是商業組織和政府機構內部的人,他們把組織內部不當的舉動揭發出來,報告給可能採取糾正行動的人或機構。這些「不當的舉動」大多是違反法律和規章、或者詐欺、腐敗等事情。美國一個很有名氣的吹哨子者叫傑佛裡‧魏根德((Jeffrey Wigand),他把煙草公司的高管們很早就知道香煙是讓人上癮的、並且公司有意在香煙中加進致癌物質的消息,向外界揭發了出來。

今年三月,加拿大著名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David Matas)來費城演講,我們在費城一家叫聯邦聯盟(Union League)的私人俱樂部宴請他,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史教授阿瑟‧沃頓(Arthur Waldron)也在場作陪。席間,阿瑟給大家講了個故事,讓我們在傷感之餘也都給逗得夠嗆。

現任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員的李潔明(James R. Lilley)以前是中央情報局(CIA)駐中國辦事處的主任,也於1989-1991年間任美國駐華大使。李在中國的時候,有一次被安排去西藏參觀訪問,陪同參觀的有三個藏人,其餘都是漢人。他們參觀了西藏的監獄,獄中有圖書室、健身房、棋牌室,還有精心搭配的四季餐飲,一切都完美無缺,幾乎就是天堂般的日子。聽阿瑟講著,我就想,不知李潔明當時聯想起「香格里拉」沒有。

顯然,美國使團也知道主人善於撒謊,但面對如此安排,他們又能說什麼呢﹖至少還要保持外交的禮節吧。但就在訪問最後,其中一個藏人突然衝了過來,往李潔明手裡塞了一個紙條。而幾乎同時,那幾個漢族官員也飛快的撲了過來,要搶奪那個紙條。大概李潔明在中情局學過什麼空手道之類的吧,他反應也快,愣是攥緊了那張紙條,沒給他的中國主人搶去。等「突發事件」過後,大家都安靜下來了,李潔明緩緩的打開紙條,上面簡簡單單的就寫著一句話,「我們被酷刑折磨」(“We are tortured”)。

沒有人需要解釋什麼,一切的解釋都是蒼白的﹔沒有人需要懷疑紙條內陳述的真實性,陪同官員愚蠢的舉動就證實了一切。當局花費那麼長時間、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精心炮製的謊言,就這樣,被一張一毫克的紙條,給徹底戳穿了。
當然,很遺憾的,那個敢於向美國大使塞條子的藏人,據阿瑟說,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用生命換來的這一幕,相信人們會永遠記得。

不管是企業內吹哨子的人,還是那位勇敢的藏人,他們存在的原因,是我們的社會變得不好了﹔他們存在的價值,在於正的力量還在致力於回歸人類正確的狀態。

如果企業家、政治家們都行得端、做得正,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一般也就不需要耽心吹哨子的人了。但如果您有時打擦邊球,心裏不那麼穩、不那麼氣定神閑,那吹哨者的存在,也許對經理人來說是個好事,它會提醒你不去做按真誠、善良的原則不該做的事情,這對經營者個人、企業、社會、和公眾利益,都是有好處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場營銷系列】新八旗子弟從商與中西方的太子黨
【市場營銷系列】經理人的腳注和巴比歐的不爭
【市場營銷系列】九龍丐幫和紐約幫丐
【市場營銷系列】巴伯的狼理論和善念的流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