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處置訪民的任務「非常緊迫」為哪般?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採訪報導)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北京奧運安全保衛指揮中心大型活動安全保衛指揮部部長於泓源近日在一次講話中強調要在明年奧運、今年十七大和國慶節前,解決處置被稱為「非常緊迫」任務的訪民「集中勸返」工作。

每當北京舉行重大活動前,有關部門為了營造「維護社會穩定」和「保持首都良好形象」的氛圍都要對北京越來越多的訪民進行「勸返」工作。於泓源認為,目前北京安全上最大壓力來自群體性事件,其中訪民的處置問題尤突出。對此,北京維權人士張祖化表示—

張祖化:「壓制上訪很多時候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反而會激化這個矛盾。因為根本還是涉及到政治制度,要是政治制度不變,下面有冤無處申。當局現在不能反思自己的制度問題,倒過來對民眾的上訪進行壓制,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本末倒置的作為。」

張祖化所說的制度問題指的是中國的信訪制度形同虛設,政治體制使有冤屈的百姓從地方基層到中央都得不到應該得到的救助。

於泓源針對處置訪民問題的講話顯示,中國政府迄今處理訪民的手段還是壓制,用湖南律師,目前人也在北京的訪民任華的話說,壓制訪民顯現的穩定是「病態的穩定」—

任華:「因為民間的維權已經壓不下去了,就像是彈簧一樣,它壓得越重就彈得越高。」

既然政府採取壓制的手段,那訪民進京上訪有沒有違法,有沒有成為政府眼中的「社會不安定因素」?任華對此表示—

任華:「進京上訪的群眾是弱勢群體,他們的主要結構是老弱病殘,婦女多、老人多、殘疾人多。他們是最講理的,是對中央抱了很大希望的,如果他們不講理,不支持這個法律就不會去上訪。」

對著同一問題,張祖化表示—

張祖化:「到現在為止,我不敢說沒有,但是我一直在觀察,我經常路過一些部委機關,有時候看到很多群體上訪的。但是總體來講我的觀察還真沒有看到他們給社會秩序、給人民群眾帶來什麼不穩定因素。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被逼無奈。而且據他們說其中90%以上都曾被勞教、勞改、甚至被判刑,經歷過各種不公正待遇。」

「人不傷心不落淚,人無難事不上訪」。那訪民們究竟有些什麼難事在他們所在地方解決不了?目前網絡上有關於北京上訪村的一部紀實短片。短片是剛剛過去的新年期間拍攝的,解說詞中有這麼一段:

「這是新年期間留在上訪村的部分訪民的名單。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最大的已90高齡。他們大部分已經在北京上訪了5年以上。一位上訪者告訴我們上訪村裡的訪民大約有一萬餘人。他們申訴的主要有地方司法腐敗、農民負擔、城市拆遷、以及地方黑惡勢力等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政委說:上訪沒戶口寫個東西讓你去美國
吳全力:願以自由換其他訪民條件改善
政府強制拆遷不斷 訪民不斷增多
老訪民北京開店 關押數十訪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