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台灣旺盛生命力的台語音樂劇~「四月望雨」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本瑛/黃宗茂台北報導)雨夜花雨夜花 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這首 《雨夜花》在三十年代的台灣,可說是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歌謠,甚至在海外曾被僑胞當成「第二國歌」般演唱。然而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歌謠雖如此普及,卻極少人知道它們是何人所創,是何種時代背景之下所寫的?

現在在永齡基金會讚助下集合了大風劇團最優秀的藝術總監楊忠衡、台灣音樂劇才子冉天豪合作,台、客、日三語發音,楊士平導演,江翊睿、洪瑞襄領銜主演,勢必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歡迎觀眾帶「心」感受,一起共譜「四月望雨」重新詮釋三十年代的台灣。


由左至右-永齡基金會董事長 郭曉玲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孫子 鄧泰超 大風劇團藝術總監 楊忠衡(圖片提供-大風劇團)

「四月望雨」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曲子的合稱,有很多巧妙之處。「四月望雨」並不具備一個明確涵意,但它所呈現的卻是一種抽象的、隱然浮現的台灣文化氣氛。而四首音樂又恰好代表「喜悅」、「哀愁」、「希望」、「破滅」四種情調。然而台灣人民的特性,卻是「壓不扁的玫瑰」,僅管歷經苦難,但仍能在春雨之後,昂然重生。本劇在描敘「一個夢想、希望、破滅與重生的故事」,用意即在表現這種柔軟而堅韌的精神。台灣人民堅強,但絕不霸道,需要世人更多的瞭解與關愛。「四月望雨」希望台灣終能成為一個和平、歡樂的美麗之島。

既是搬演鄧雨賢故事,必然會以精緻的編曲與演唱,重現部份鄧雨賢的歌樂。但本劇不以「老歌新唱」自滿。我們認為藝術薪火傳承的精神,是更重要的。所以全劇音樂仍以創作為主,經典作品僅作為取用之素材,結合傳統與現代,創出屬於新世代的台灣新藝術作品。

「四月望雨」演出資料大風劇團2007年度大戲,藝術總監楊忠衡、音樂劇才子冉天豪再度合作,楊士平導演,新銳唱將江翊睿、首席歌后洪瑞襄領銜主演。頂尖陣容,重現台灣傳奇。一部疼惜台灣的音樂劇,期待與您用心交陪。

◎主演:江翊睿.洪瑞襄.程伯仁.陳何家.張世珮.張雅涵.陳彥廷
◎製作人:連乙州
◎藝術總監、編劇:楊忠衡
◎作曲:冉天豪
◎導演:楊士平
◎企劃總監:房樹孝

◎演出時地:台北國父紀念館
6/15(星期五)19:30
6/16(星期六)14:30、19:30
6/17(星期日)14:30、19:30

◎票價:300/500/900/1200/1500/1800/2100/2500
◎演出:大風劇團
◎洽詢電話:02-89413733
◎傳真:02-89413731
◎E-mail:tafen.jack@msa.hinet.net
◎「四月望雨」官方網站:http://aprilrain.allmusic-mag.net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百老匯規格台語音樂劇 鄧雨賢故事搬上舞台
台灣經典音樂劇 四月望雨描述鄧雨賢的故事
專家推薦搭機前吃這種水果 讓飛行更舒適
為什麼有些人不喝酒也會醉? 專家解析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