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食品安全措施仍然令人質疑

標籤:

【大紀元5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捨阿夫2007年5月23日北京報導)儘管對含有有害成分的中國出口食品和消費品的批評不斷增加,北京政府至今仍未拿出令人信服的措施來改善國家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中國的食品監督體系面臨挑戰

北美地區已有數百隻寵物狗因為食用產自中國、含有有害成分的寵物食品而死亡。美國和歐盟官員本週對中國鬆懈的食品安全法規管理和缺乏透明度表示關切。

多米尼加共和國在發現上千管從中國進口的牙膏中含有潛在的致命化學物質後也加入到中國的批評者的行列。這種化學物質一般用於製作發動機冷卻劑。本週二,多米尼加官方已將產自中國的牙膏從貨架上撤下,並著手調查。

胡小松是位於北京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他說,中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已經開始加強對食品產品的質量監督。但他說,尚在完善中的食品監督體系受到現有不完備的司法架構的挑戰。他還表示,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龐大的人口數字和地方政府遲緩的反應速度。

胡小松說:“如果沒有完善的監督環境,沒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完全監管如此眾多並管理分散的鄉村住戶和如此眾多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是十分困難的。 ”

加強食品安全的措施未能打消外界的疑慮

本週二,中國政府承諾將採取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制裁食品安全違法者,並完善食品安全監督標準。但有專家懷疑這些措施能否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的食品安全,因為中國一直嚴格控制信息流通。

儘管來自國際社會的譴責不斷,中國的新聞媒體還沒有關於污染食品出口的相關報導。

中國政府起初否認這些產品的來源,而後才慢慢和美國食品安全部門的官員合作。美國官員在獲悉有關寵物食品的恐慌後到訪中國。

中國官方報紙中國日報最近發表一篇社論,批評中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最初的否認是“非專業”行為。但是這份英文報紙的社論也呼籲國際社會更多地理解此事。

學者稱只在英文媒體講真話是不夠的

戴維.茲維格是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國際關係中心主任。他說,北京需要停止新聞審查制度,並開始開放信息渠道。

茲維格說:“中國政府必須把此事告知公眾。人們還不知道發生了甚麼。把消息刊登載在中國日報上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大多數中國人不看中國日報。他們需要的是把事實刊登在中文報紙上,在新聞版面,並對大眾說:『停止有害食品的生產銷售和出口』。”

食品和藥品審查批准過程中的腐敗是中國的一大問題。前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曾收受賄賂並允許不合格藥品流入市場,此人正在北京接受審判。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食品廠商悄下禁令 不要中國原料
西方媒體大談中國輸美不良食品
中國進口食品含毒  專家析因由及出路
Hugo: 黑暗的心靈(小小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