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念祖:大陸籍配偶認同轉換的可能性

侯念祖

【大紀元6月25日訊】由於大陸配偶離婚率比本國籍要高,加上國家認同不以臺灣為優先,臺灣內政部尚未定案的「人口政策白皮書」,研擬限縮大陸配偶來臺配額。

根據負責撰寫這份白皮書中「移民政策」部分的學者指出,大陸配偶每年有高達5千至6千件的離婚件數,穩定性太低;同時,根據這份研究報告所述:「基於兩岸特殊情勢,尤其中國不斷在外交與軍事上包圍臺灣,全面孤立臺灣。來自大陸的配偶,在國家認同上並不一定將臺灣的利益優先考量,因此在規畫給大陸配偶的權利時應有合理的做法。」

於是,依據這份白皮書的規畫,大陸配偶依親居留每年限制在1萬2千人,長期居留從原本不限改為每年限7千人,定居從每年6千人縮減為4千5百人。

無論依親居留或定居,牽涉到的是人權議題,因此,對於這項尚未定案的建議,應該要有更周延的考量才是。

以離婚率來說,目前的離婚率計算方式其實有很大的商榷空間,因為以每年離婚之件數除以每年新增之婚姻對數,這種計算方式會使離婚率計算結果偏高。但是,即使中國大陸籍配偶的離婚率在統計上確有偏高之情形,也不能輕易的就將離婚率當作政策之考量因素,而是更認真與深入的了解離婚率偏高之導因為何,並試圖降低此一偏高的離婚率,才是比較負責且較少負面後果的作法。

當然,不容否認的,中共對於臺灣無論在政治上或軍事上,都未曾稍緩過其進逼之企圖,只是手法經常有著「與時俱進」的改變。不過,若是將這項政治隱憂直接的與兩岸婚姻人權加以掛勾,恐怕難逃無限上綱之批評,而且對於兩岸政治或臺灣之安全,也未必能產生正面之效果。

其實,影響個人對於某一社會的認同感和依存與共關係的因素,絕對不僅止於「(初始)國家認同」一項,舉凡社會關係、社會政治制度、文化與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經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若是單以「來源地」作為考量對此間認同與否的唯一標準,除了過於化約之外,更可能產生嚴重的政治歧視和排除的不良後果。

或許大陸籍配偶由於過往在中國大陸的生活歷程中,可能由於教育與宣傳的操作,而產生極為強烈而偏狹的「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情緒,因而對臺灣未必能夠有著較為正確的認識。但是,藉由她們於此間的生活、觀察與體驗,這些大陸配偶必然能發現到臺灣社會與中共統治下的社會,存在著極大差異,從而將可能改變她們的(初始)國家認同。

臺灣其實具有相當良好的條件可以令大陸籍配偶產生新的認同,並認清中共統治下的真相,在這方面來說,我們實在不必因為畏懼中共而低估了自己。

(作者為臺灣亞洲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假結婚真賣淫  遊民、原住民被當人頭
中縣府:外籍及大陸配偶工作受歧視可申訴
侯念祖:誰恨蔣介石?
外籍及大陸配偶就業輔導活動明台北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