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珠是否仍將燦爛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報導】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專題報導(一)(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特稿)舞照跳、馬照跑,維多利亞港夜景依然燦爛。

蘭桂坊人潮洶湧,跑馬地也仍然熱鬧,銅鑼灣及旺角一帶人擠人,一付歌舞昇平景象。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七月一日正滿十年,由於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將來香港慶賀,這陣子香港各路人馬群集,一付外馳內張氣氛盈斥。

全球首創的「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十年,各界對這套制度的臧否各有觀點,中國方面十年來竭盡所能要使一國兩製成功,以便對外展現當年鄧小平的「高瞻眼矚」,但實際上這套制度是否如中方所宣稱的成功?

從經濟的角度觀察,十年來香港歷經金融風暴、嚴重呼吸道症候群、禽流感、及首任特首董建華不得人心等不利因素,這段痛苦的「集體記憶」讓港人至今揮之不去。

喜的是,去年香港股市集資額高居全球第二位、股市近來衝破二萬點、市值居全球第七,人均所得恢復到十年前的兩萬七千美元。

香港特首曾蔭權以「悲喜交集」形容這十年來香港的變化,一般認為這是持平之論。

在維多利亞港高聳入雲大樓背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港七百萬人口中有四成住在政府提供,面積狹小的公屋,更有八十二萬人需要港府「扶貧」。

香港幾乎沒有製造業,因為該走、能走的都外移,金融、觀光、零售等服務業為支撐經濟的支柱。

據統計,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約三百七十家,市值七千億港幣,約佔總市值一半。而中國每年約一千二百萬人次的遊客,其中自由行旅客去年在香港就消費了四百億港幣。

簡單的說,沒有中國大力支援,香港的經濟數據大概很難看,這是既存的事實。

在港人一切向錢看的主流價值觀下,政治制度的改革也就必然演變成目前的尷尬局面。因為主控香港政經情勢的財經大老與港府官僚體系,已牢牢地與北京結合,廣大民眾要求普選的聲音有如狗吠火車。

香港大學等單位多年來所做的民調均顯示,港人近七成贊成普選,他們要求能直接選出特首、立法會議員,這一點連親中人士在公開場合都不便反對。

這次與曾蔭權角逐特首的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梁家傑曾主張二零零八年普選,不過,經過幾個月紛紛擾擾後,北京的答覆令港人寒心。

中國第二號人物、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乾脆明講「中央授予香港特區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簡言之,就是要民主派「不要吵了」!,政治事務一切由北京決定。

這就是所謂「一國兩制」,香港民主派人士對吳邦國的談話點滴在心頭,較有骨氣者私下表示,靠北京施捨已無望,現在唯有靠自己了,他們將全力運作在七月一日動員更多人走上街頭,向胡錦濤展現人民的力量。

據觀察,或許受一百年英國殖民統治及重商主義盛行,港人「務實」性格特別凸顯,尤其是工商界談民主更現實。照說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企業界應該擁抱民主,但真實的情況是他們選擇北京。

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曾公開表示,只要不觸及港獨,香港百分之百新聞自由。他的觀點表面成立,的確,香港沒有法律限制新聞自由,但「自我設限」已成型,因為傳媒老闆思考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性,自然會考量維持與北京關係。

最赤裸的例子是,香港現在幾乎是唯一敢批評中國的壹傳媒,其老闆黎智英就感概,為何他的刊物沒有房地產廣告? 因為香港房地產大亨無人敢得罪中共。

所以,在自我設限與商業利益等因素交錯下,維護民主制度重要一環的傳媒,在香港未來的發展空間令人擔憂。沒有獨立、專業、批判的媒體,呼籲普選的聲音如何發聲?原先樂觀認為香港式民主制度多少可影響中國政策,現在看來是癡想。東方之珠是否變成一個中國的城市而已?

曾蔭權這位被視為強勢型領導者看出這項危機,雖然他對一國兩制也讚揚,但也指出「十年的探索是港人價值與理想的探索」,他希望港人不要放棄核心價值與生活方式,設法保持香港的獨特性。看來港府管治班子知道如何在狹縫中求生存,他們深知香港必須與中國不一樣,被同化的下場將很慘。

撇開空氣污染這項惱人的因素,香港的確是寶地,仍是進行式的「一國兩制」實驗也逐項受到檢驗,它是樣本還是全新的政治模式? 不僅關係七百萬港人的未來,也牽動兩岸三地未來互動的方式。

下一個十年,東方之珠是否依然燦爛還是蒙塵,「務實」的港人扮演重要角色,要當順民或當家做主的抉擇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將是港人最大考驗。

相關新聞
傳胡溫連袂出席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慶祝典禮
香港民主黨辦研討會審議民主進展
拜登將派非官方代表團出席賴清德就職典禮
2024富城排名中國下降2位 香港金融地位不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