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市升格40年 郝龍斌:打造水岸科技文化城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九日電)七月一日是台北市升格院轄市四十週年,台北市文獻會今天舉辦四十年史料影像特展開展,在北市升格當天出生的五名壽星、前市府秘書長馬鎮方、前社會局長白秀雄也出席開展典禮。台北市長郝龍斌說,北市未來將朝水岸、科技、文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發展,成為適宜居住的城市。

台北市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一日升格為院轄市,當時有十六個行政區,七十九年才劃為現在的十二個行政區。人口也由四十年前的一百四十五萬人,增為現在的兩百六十萬人。

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共歷經十二位市長,包括改制後的首任市長高玉樹,及楊金欉、張豐緒、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許水德、吳伯雄、黃大洲、首任民選市長陳水扁,及馬英九、郝龍斌。

四十年前,西門町曾繁華一時,東區現在是北市的商業重心,交通工具也由黃包車、三輪車,發展為捷運與高鐵,當時的北淡線現已成為捷運淡水線,搭公車時車掌小姐剪的車票,現在也由悠遊卡取代。

老舊的建物,現在也有新面貌,舊的台北市政府成了當代藝術館,台北火車站旁工務局的辦公室,現在成了台北國際藝村,成為藝術家交換與交流的場域。

台北市文獻會在市府探索館舉辦「尋回的記憶,躍升的腳步」史料影像特展,有「大事記區」,呈現北市重大歷史事件;「主題展區」呈現台北生活、文化與經濟的實務與模型;「市政願景區」則強調未來重大施政計畫,例如交通、捷運與淡水河活化等,另有新舊任市長的述歷程,彰顯市政建設的棒棒傳承。

郝龍斌與馬鎮方等人下午參觀特展,也在場拉起黃包車。歷任五位市長的馬鎮方回憶,當時市政規畫以六年為一期,跨部門推動市政建設,近幾年北市建設進步很多,市府的努力讓人很感動。與北市升格同年同日生的莊美芳認為她的生日很有意義。另一名壽星童江雪現在內湖國中任教,她說,北市的交通很方便,捷運內湖線開通後上班更方便,但藝文活動的推廣有待努力。


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左)二十九日拉著人力車,載著前市府秘書長馬鎮方(右),回顧台北改制升格院轄市四十年來的歷史路程// 中央社

郝龍斌表示,北市升格四十年來,十二位市長各有政績,包括高玉樹興建林蔭大道,張豐緒規劃青年公園,林洋港規劃翡翠水庫,李登輝規劃信義計畫區,許水德推動鐵路地下化,吳伯雄重劃行政區,黃大洲任內建設大安森林公園,陳水扁時代捷運木柵線通車,馬英九推動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各有貢獻。

郝龍斌認為,台北市未來將朝水岸、科技、文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發展,成為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市府未來將以活化淡水河、擴張內科、連接士林科技園區,恢復台北古城,讓北市成為華人世界的領先城市。

「台北市升格院轄市四十週年特展」於明天起至七月三十一日止在台北探索館特展廳展出,七月一日改制紀念日當天則在關渡碼頭舉辦音樂會,屆時前台北市長許水德、黃大洲、馬英九也將出席同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