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蘭嶼達悟大船 漁團集體出海捕飛魚工具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6日報導】蘭嶼大舟航向夢想專題系列五之五(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六日電)漁船和捕魚儀式對蘭嶼達悟族人來說非常重要,學者指出,達悟族造船、雕舟的行動,大約在飛魚終止儀式以後開始。達悟大船是為期兩、三個月的飛魚汎期中,漁團集體出海捕魚的工具。早期蘭嶼的六個村落,各有大型漁船數,約在五艘到十艘間。

根據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王嵩山的研究指出,達悟漁船有兩種,分別為三人以下的小船tatara及六個人以上乘用的大船tsinulikulan。小船屬於各家族所有,又可分為一人乘用的pikatanian、二人乘用的pikavagan及三人乘用的pinununuan。大船則包括六人乘用的atro、八人乘用的apat及十人乘用的lima 。

王嵩山說,大船是為期兩、三個月的飛魚汎期中,漁團 (即合作捕魚團隊)集體出海捕魚的工具。早期蘭嶼的六個村落,各有大型漁船數,約在五艘到十艘間。

他表示,達悟族人是個標準的捕魚民族,魚類是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捕獲飛魚的宗教儀式、漁船的建造、漁船的下水禮、小米儀式和房屋落成禮,都被視為重大的事情。

他指出,飛魚季是達悟年曆中最重要的季節,飛魚季從每年三月一日的祈求豐魚儀式amalais開始,每天夜漁,直到七月一日飛魚終止儀式mapasamuran sopiavunan為止。

王嵩山說,達悟造船、雕舟的工作,由一群具有血緣關係的漁團組員共同合作。造船的工作非常浩繁,且需精良的木工技術,由較年長的漁船主人(即舵手)的指揮下工作。達悟人的漁船,是將厚板刳造成適合的曲度以後,以數塊板條互相拼接而成,因此被稱為「拼板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