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郵輪之旅(第六天)

海上沙漠的阿魯巴

辛鑄撰文/徐明攝影

人氣 17

今天一大早,當我視域移到陽臺時,難以相信的是有一道彩虹剛好在我眼前。 雖然我被告之阿魯巴是這次旅行最乾燥的島嶼,但清晨的毛毛雨幻化出這些精緻的彩虹,還是在我的想像力之外。


氣候乾旱的阿魯巴島上長滿仙人掌。(攝影:徐明/大紀元)

不同於其它加勒比地區,它是個氣候乾旱和長滿仙人掌的小島。 平坦無河,溫度恆定, 有無邊無際白色沙灘的海島。居住此島的早期住民是從南美洲移居來此的土著阿那瓦克人。在1499年, 西班牙探 險家迪歐赫達來到加勒比海的這個角落開疆闊土。 根據傳統,他命名此島為金子島(Aruba),似乎是從殷第安話 Oibubai 得來的。他發現這兒氣候太乾旱,不適宜耕種,也沒發現有金子的任何證據。此後這島成為了一個海盜的秘密隱匿處,用來打劫由新世界運輸殷第安珍寶回到舊世界的船只。 最後荷蘭人占有了這個島,並在1824年發現了金子,淘金熱一直繼續到1916年。

那一家三口的人家又邀請我們一起去玩。在我們獲悉阿魯巴的駕駛方向和在美國一樣是在街道的右邊(聖湯瑪士、多米尼加和巴布達則是在左邊) 之後,我們決定租用一輛麵包車自己開車去玩。價格是七十五美元一天。


阿魯巴上的老鷹海灘。(攝影:徐明/大紀元)


老鷹海灘上有棕櫚樹做的乘涼防曬的小亭子。(攝影:徐明/大紀元)


躺在軟的如滑石般的細沙灘是一大享受。(攝影:徐明/大紀元)

第一站是島民及常年訪客有口皆碑的老鷹(Eagle)海灘。 沿著海濱一望無際的白色沙灘和色彩如綠松石的海水是為什麼他們做出了這樣選擇的原因。 因為外海岩石形成了天然防護隄為游泳者創造了一個淺水海池,這長緩而且舒展的細沙灘,軟的如滑石般,而佛青色的海水,給人眼睛的美感自不待言。即使在最熱的期間,西半球信風保持海灘無比的涼快。 在微風中,棕櫚樹搖擺生姿送來仿拂含有蜜糖的沙子,珊瑚海灣充滿大量五顏六色的魚,圍著我們的腳鑽來鑽去,一點也不怕。


阿魯巴島加利福尼亞燈塔旁海角周圍壯觀的景色。(攝影:徐明/大紀元)

然後我們開向在海島西北端的一處知名燈塔。再次,沿途岩石海岸線與群群野山羊、野螺子的風景實在是激動人心。 我們停在燈塔旁邊,在那有個意大利餐館,能夠看到海角周圍壯觀的景色。這兒也是一個著名的傳說之處。 話說在1912年時,鐵達尼號在冰冷的北大西洋水域撞上了冰山,在災害之時發出了遇險信號。正好有艘名叫加利福尼亞號的船也在附近,可能是報務員已經下班或許打磕睡了,在接到了信號後沒有作出立即反應。鐵達尼號的命運是大家都知道的,加利福尼亞號的命運其實在這個時間也因這個報務員的疏忽而被決定了。 在鐵達尼號下沉了幾個月之後,這艘當時玩忽職守 的船向南駛到了加勒比海來。在風大浪急的海面,就在這個海角,離燈塔海岸不遠的地方觸礁沉沒。隨後,有關人員便在這兒立了一個燈塔,命名為加利福尼亞燈塔, 一方面紀念當時的死難人員,同時也緊告過往船只此地有危險的暗礁。


光禿禿、無從攀爬的卡西巴尼大岩石。(攝影:徐明/大紀元)

海島的其餘大多數區域是相當平的。 所以,當我們的車到了一個叫卡西巴尼(Casibari) 的大岩石區,我們是十分驚奇的站立在這光禿禿、無從攀爬的大岩層前。 好在有從石縫中雕刻出來的臺階,能夠到上面的山頂。這是海島的一個鳥瞰觀點。在晴天無雲時,我們可以看到15英哩外的南美洲大陸。


阿魯巴島北岸海洋波浪乃持續不斷地劇烈碰撞石灰峭壁。(攝影:徐明/大紀元)


阿魯巴島天然石橋由風、海及潮汐而崩塌。(攝影:徐明/大紀元)

在這之後,我們去天然石橋。它位於北岸,這兒海洋波浪持續不斷地劇烈碰撞石灰峭壁和珊瑚深洞。 久而久之,沿海岩石形成的二座由風、海及潮汐雕刻出的橋梁。 可惜在2005年時,大的石橋崩塌了,但小的仍然在那裡日日夜夜接受接踵而來的無情波浪。而最能為其作證的是那永久彎曲的鞣科芸實樹 (watapana),劇烈的東北風將其硬是吹成了奇形怪狀。


大多數阿魯巴島海洋邊寧靜平和,是放風帆的好去處。(攝影:徐明/大紀元)

說來,由於相對地容易用我們自己的租車到島上的多數景點,這天變得最令人愉快和值得的旅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勒比海郵輪之旅 (第一天)
加勒比海郵輪之旅 (第二天)
加勒比海郵輪之旅(第三天)
加勒比海郵輪之旅 (第四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