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穎:古典禮樂文化的現代啟示

石朝穎

人氣 152
標籤:

【大紀元7月12日訊】前言:

古典的中華文化,曾是所謂的「禮樂之邦」,由此看來「禮樂文化」曾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在今日看來,雖然受到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的影響,使得古典的「禮樂文化」受到商業世俗文化的挑戰,已逐漸失去古典純樸的「禮樂文化」的精神。不過;我們在回顧古典的「禮樂文化」時,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對我們現代的文化,具有啟示價值的意義……這正是本短文想探討的地方!

(一)「古典禮樂文化」形成的背景在那裡?

我們從《尚書》中得知,最早之「禮」是舜帝時之「禮」,「樂」是舜帝時之「樂」。所以說「古典的禮樂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舜第的時代是比較妥當的,傳統上我們以周公「制禮作樂」,來說明「禮」與「樂」是政府與民間執行教化的最佳制度。

在古代所謂的「禮」,最重要的功能是為了「祭天」之禮。按司馬遷的《史記》一書所記,較完整而制度化的祭天之禮,大概是在舜帝時所完成的,例如:煙祭、望祭……等。這一方面說明了,舜時的政府組織,比堯帝時的更加複雜而龐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舜帝時,有比較多的發展。

「禮樂」的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恐怕已無從查考。一般而言,恐怕自春秋時代,或孔子之後,方有「禮樂」並稱。因為在《尚書》中,並沒有「禮樂」並稱之說。可是在《論語》與《左傳》中都有「禮樂」之說,但從未有「樂禮」之說。按《禮記》(「樂記篇」)所記錄的文本看來:「樂」屬「天」。「禮」屬「地」。所以有:「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

由此;可以看出古典「禮樂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諧代表「樂」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則代表「禮」的精神。「和諧」(樂的精神),所以萬物都能化生。「有序」(禮的精神),所以萬物能各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樂」是形成於「天」的陽剛之氣。而「禮」則是由「地」的陰柔之性所形成。這就是「禮樂文化」形成的重要背景的參考資料。

(二)何謂「禮」與「樂」的古典意義?

由上一節的論述中,我們說到:「樂」屬「天」,「禮」屬「地」。換句話說;「禮」也可以說是「天樂」在社會性功能的一種形式上的制定。所以當「天樂」失落,而社會淪落時,如能有「禮」(法禮)施行,社會仍能維護相當程度的理想性。可是;如果「天樂」的精神失落,而「禮」又徒留形式的制定,又如何能有真「禮」可言!這也就無怪乎孔子有如下的感嘆:

「禮云 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 樂云,鐘鼓云乎哉?」

這句出自《論語》(「陽貨篇」)的話,我們可以做這樣的詮釋:孔子認為「禮」的本質在於「敬」,而「樂」的本質在於「和」。人們如果要學「禮」或「樂」,須從根本上下功夫。現在所謂的「禮」啊!「禮」的,卻沒有一種恭敬的心作為根本,只在送玉帛禮品上的舖排,其實堯、舜、周公時代的先王所傳的「禮」,何曾只說玉帛之類的禮品呢?現在所謂的「樂」啊!「樂」的,也沒有一種和諧平靜的心作為根本,只在鐘鼓樂器上推敲其形式,其實;堯、舜、周公這些先王所傳的「樂」理,何曾只講鐘、鼓的樂器形式呢?這全是捨本逐末,把「禮」與「樂」變成一種社會功能的形式吧!

我們從孔子對「禮」與「樂」的批評中,就能見出我國古典的「禮樂文化」的真正內涵和意義在那裡了!

也許我們可以再引一段《禮記》一書中的「樂記篇」來進一步的引伸我們對「禮樂」精神內涵的詮釋: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從「樂記篇」的這段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出:「樂」是由我們的內心深處發出,「禮」則是在規範人的外在行為。由於「樂」是從內心深處發出,所以能安慰我們的情緒,使我們心情能舒暢。「禮」是對人的外在行為加以規範,所以能使我們進退有規,威儀有序。因此,最盛大的音樂必定是平易近人的,最盛大的禮儀必定是簡樸有序的。音樂的教育如果能通行天下,則人們的心情自然舒暢而無怨恨。禮節的教育如果能通行天下,則人們謙讓而沒有衝突。以拱手相揖和互相謙讓來治理天下,這就是用「禮」與「樂」來治理天下。這也正是古典「禮樂文化」的本義!

(三)「禮樂精神」的文化意涵在那裡?

我們如果從人類的歷史文明的發展來說;人類的文明是從「原始社會」發展到「農業社會」再到今天的「科技商業社會」。所以說一開始的發展,不可能就是所謂「禮樂」並重,或禮重於樂;而是先有簡單而自然的「樂」之形成,然後隨著歷史以及社會愈來愈複雜的發展,才逐漸進入於「禮樂」並重的時代。

所以在《禮記》的「樂記篇」中,才有以下這段有關「禮樂精神」的文化意涵的描述: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故事與時並,明與功偕。」

換句話說;盛大的音樂演奏,具有同天地一樣的和諧精神,盛大的禮儀祭典,具有同天地一樣的差異秩序。由於和諧的精神,萬物得以保持各自固有的特性,由於尊重差異和秩序,於是便祭祀天地以表達報答之情。如果外能提倡禮樂,內能敬奉鬼神,普天之下便能互相敬愛和諧了!

雖然說;禮儀的程序各異,而尊敬之情則相同,音樂曲調彼此不同,而人們友愛之情一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禮」與「樂」所貫穿的都是敬愛之情。

所以說;歷代英明的國家領導人,都相互沿襲以禮樂的精神內涵來治理國家,只不過「禮」的文質損益依據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樂」的名稱也隨同功業的不同,而訂立不同的名稱。

我們從上面這段的論述中,就不難看出古典的「禮樂」的精神文化內涵在那裡了!如以哲學的觀點來說,「禮」與「樂」的文化內涵,並不在於要能達成某種社會功能的一定效果,而更在於發揮真正的「禮」與「樂」的精神意義。換句話說,也就是要使「禮」與「樂」的真正基礎、精神或動機能保存下來。這也正是《禮記》這部古典文獻中,提供給我們最好的參考價值之所在。

(四)探討「禮樂文化」的現代啟示在那裡?

從古典中華文明的「禮樂文化」的發展史上看來,不論是在「制禮」或「作樂」的本身,還是它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所佔的地位,從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看來,其實質的精神意義,仍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不過;從人類文明史的發展步驟看來,似乎「分工」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如以哲學的「分工」觀點來看,「分工」有二種:一種是「內在的分工」,另一種則是「外在的分工」。所謂:外在的分工,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工作分工、社會分工、學術分工、技術分工,特別是現代工商業科技社會的「分工」就更細分了!

但所謂的「內在的分工」,具體來說,就是一種「情感的分工」,尤其是在現代商業文明的「外在分工」發展前的分工,都可說是一種「內在的分工」,如古代具有一定宗教儀式的祭祀禮儀,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在古代的祭祀中,一旦出現一定的「禮儀」,此禮儀必將宗教性的崇高情感與祭典的音樂精神融合在一齊,所以在古代有「雅樂舞」的祭典儀式,以表達古人純樸又自然廣大的心懷。這也正是《禮記》「樂記篇」中所指: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

從「樂記篇」中的這段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古典的制禮作樂,是為了維護人們的內在道德情感。所以會認為詩,是抒發人的心志,歌,是吟詠人的心聲;舞蹈,是通過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人的情感。因此,心志,心聲,情感三者都發自內心,然後詩、歌、舞三者方能得到相應的表現。

所以說;制禮作樂者的心志深遠又有純樸的情感,就能使詩、歌、舞的文采有旺盛的氣勢,那麼它們的影響也將是無遠弗屆。制禮作樂者和順的心志,在其內心深處積續越旺盛,表現於外的光華就會越展露。因此「樂」是不可以作假偽造的。

反觀;我們現代的商業科技文明,由於太重視商業的利益,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開發,也使人類流傳幾千年的「禮樂精神文化」,受到割裂的危機……對這種「文化危機」的反思早在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及現代「實證科學」成為社會發展主流時,就有不少哲學家、文學家或藝術家對此危機提出反思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偉大的俄國大文豪:拖爾斯泰(Tolstoy,1828-1910),在他的著名評論著作《藝術論》(On Art)一書中,就提出深刻的反思。托氏認為十九世紀以來由於歐洲社會的道德墮落,使「藝術」本身也退廢下來,這也就造成「禮教」和「樂教」的逐漸退廢下來。

他認為第一個結果就是:「藝術的文化活動」,缺乏它應有的,並且深刻的宗教、道德的精神內涵。

第二個結果就是:「藝術的文化活動」只成為少數上層社會的玩賞範圍,因而成為徒有裝飾,並且缺乏深刻的文化精神內涵。

第三個結果就:「藝術的文化活動」失其「真」和「善」,而變成「幻想」和「推理」。

托爾斯泰嚴格的宗教性與道德性的批判,不但指向別人,也刺向他自己的作品。他以那種毫不猶疑的道德上的堅定,使我們震撼,他那種不斷自省與上進的精神,使我們感動……。

(五)結論

本短論文,在此只提供一些我個人在閱讀《禮記》一書,特別是其中的「樂記篇」。發現其中一些有關中華文明古典的「禮樂文化」的精神內涵,值得我們今天再提出來反思……古典中國的讀書人,認為「文以載道」,我們現在也可以提倡「藝以載道」!記得前「北京大學」的校長,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倡所謂的「美育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希望「藝術的文化活動」的學習或欣賞,能使人們達到「教化」的功能。所謂「教」就是人格上的「教導」,而「化」就是指精神上的「感化」。

這也正是中華古典「禮樂文化」所要達到的教化功能,也是給我們現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啟示!

參考資料

1.《禮記讀本》台灣,「三民書局」,2004年10月版。
2.《廣解四書》台灣,「華星出版社」,1972年,11月版。
3.《史記》司馬遷著,台灣,「鼎文書局」,2002年12月版。
4.《尚書》台灣,「地球出版社」,1994年3月版。
5.《藝術與人生》托爾斯泰著,台灣「遠流出版」,1981年2月版。
6.《中國哲學精神溯源》史作檉著,台灣,「書鄉文化」,2000年4月版。

(作者為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台灣文化大學哲研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七歲小演員 帶你領略中華古老文化
神韻洗滌人心  觀眾笑容滿面走出會場
哲學家賞析神韻丰采
石朝穎:五四運動與文化危機的反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