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糯玉米新品種 色澤嫩度風味一級棒

人氣 59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九日電)消費者偶爾會在市場看到淡紅色或淡紫色玉米,雖然口感較一般玉米好一點,但總有籽粒不夠大、穗軸大、果皮厚等缺點,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資深研究員謝光照花了八年時間,融合海峽兩岸玉米品種優點,培育新種黑糯玉米,改善缺點,在色澤、嫩度、風味和口感上勘稱一流。

行政院農委會今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07農業技術交易展」,多達百項由農業研究人員研發出來成果展示在國人面前,同時等待有興趣的廠商提出技術移轉要求。

台灣最多見的是白色玉米或黃玉米,極少見到一些新種玉米問市,謝光照表示,黑糯玉米其實是開放大陸探親之後,一些老兵從中國大陸帶回台灣的品種,當時在苗栗後龍地區種植最多。

不過,橘逾淮為枳,帶回台灣種的中國黑糯玉米品種,果皮厚、殘渣多,不易消化、果穗有長有短,品質控制不好,無法在市場上長久鼎立。

謝光照搜集了五百多種玉米品種,耐心地用不同品種雜交試驗,希望能培育出最佳品種,經過八年的培育後,集結了中國大陸和台中縣大里市一位農民的玉米品種,終於產出最令人滿意的黑糯玉米。

這個命名為台農五號的黑糯玉米果穗約20公分,籽粒佔整個果穗的70%,穗軸非常小,乳熟期籽粒糖度為8.3度,果皮厚度142um,生理成熟的乾燥籽粒果皮厚度為50um,果皮含量約5%。

他說,採收適期為果穗有三分之二籽粒顏色轉為淡紅色或紫色,如果再種久一點,顏色甚至會轉為深紅色或黑色,雖然長得較久,可能吃起來會老,不過謝光照試驗過,稍老的玉米煮上三十分鐘之後,Q度更是一級棒,或磨碎後用開水沖成玉米粥當早餐,營養更豐富。

他說,黑糯玉米的果皮有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曾有一位嘉義大學的教授拿黑糯玉米與山藥的抗氧化能力相比,兩者幾乎一樣,顯然黑糯玉米不但口感好,更具有相當程度的效用,值得推廣種植。

相關新聞
全穀食品益處多 降醇防硬兼防發炎
玉米海鮮羹 鮮的初體驗(圖解)
農田被強佔 湖北容河村民今上訪請願
早餐最不可少的三食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