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濤:看看這位新聞發言人的嘴臉

金海濤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中國教育部7月2日舉行了一個新聞發佈會,旨在介紹中國高等學校貧困生的助學情況。然而,那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先生又一次和媒體較勁了。他在會上表示,不提倡媒體報導“貧困生呼籲社會捐助”,特別不提倡媒體突然報導這樣的事,即一個困難的大學生在胸前吊著個牌子,上寫“我考上了某某大學,我沒有辦法上學”,然後呼籲社會捐助。他又說,相信這樣的事情是真的,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都不以為怪。關鍵是無論是大學生,還是媒體,要以宣傳主流、宣傳國家政策為己任。

這幾年中國時興新聞發言人制度,而在國家部委級的新聞發言人中,這位王大人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好象是中國新聞發言人中的一位明星,他自己也一再要顯示自己的高明與獨特,且屢屢與記者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去年他曾就記者們對中國教育狀況的“不友好提問”而斥責媒體“無知”,這在國內外的新聞發言人中卻是極為罕見的。雖然他在此次的發言中,沒有再盛氣淩人地斥責媒體記者,而是“不提倡”媒體如何如何了,好象客氣了許多,但仍表明特別反感媒體關於中國高校的新聞報導。但這次他總算面對現實了,且知道這樣的社會圖像:有困難的大學生,而且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他們胸前掛個牌子象乞丐求食一樣祈求社會捐助了。然而,面對“大學生乞丐“這樣的現實,他卻沒有表現出一個教育部官員應有的仁慈與痛心,卻是表現出對媒體報導這樣的現象的深惡痛絕。

為什麼會這樣?在他看來,媒體不是“以宣傳主流、宣傳國家政策為己任”,而是專門去搜集這樣的“非主流”,沒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宣傳“主旋律”。但我想中國的媒體對“主旋律”的報導已經夠得上鋪天蓋地的了,難道不該報導一下諸如貧困生窘況的“非主流”的那一面,何況在中國高校貧困生占到了在校生總數的26%。再說,不是要提倡“革命的人道主義”嘛,難道對那些處於困境中的貧困生不該表示愛心,不該給予同情?媒體報導貧困生的情況就影響了國家的形象,那麼,不加報導形象就能光輝起來?

實際上,多年來由於中國社會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那些貧困農民以及下崗職工的孩子無錢讀書,更無錢上大學的現象越來越多;那些雖然考上了大學,但不得不忍痛放棄改變自己命運的孩子的事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難道教育部的官員,包括那位教育部的新聞發言人真的不知道每年高考後發生的那些令人痛心的事?真的不知道那些雖然上了高考錄取線但卻不能讀大學的貧窮孩子的眼淚、他們與父母抱頭痛哭的場景?無法填飽肚子的乞丐尚可以在城市裏沿街乞討,難道無錢讀書的孩子就不可以在胸前掛個牌子請求社會救助?他們這樣做除了稍微影響了我們社會的“光輝形象”外,難道還觸犯了什麼天條?違反了什麼國家法律?

當然,教育部的官員們也許會說,他們採取了“積極措施”了呀,比如推出過貸款助學呀。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樣的貸款助學多半是個花架子,因為銀行擔心收不回款項而不願放貸的事已是不止一次報導過。而且,就在去年8月,教育部一位官員就公開承認獲得貸款的大學生僅占在校學生數平均比例的14.6%,而貧困生卻占學生總數的26%,也就是說仍有近半數的貧困學生沒有獲得貸款。更何況那些獲得貸款的學生並不一定是貧困學生,而是那些有門路的學生。

善良的人們對那些出身貧困家庭而考上大學卻無錢入學以及在校貧困學生的生活境況充滿了同情,有的伸出了援手,希望他們能夠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及其家庭的命運。但作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的那位王先生可就沒有那份善心了,就在去年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他竟然說:“(上學)就好比逛市場買東西,如果有錢,可以去買10,000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沒錢,就只能去小店,買100元一套的衣服穿。”他哪裏知道窮人怎能買起100元一套的衣服?這種買衣服的大話不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嗎?更令人氣憤的是他還口出狂言:“你沒錢就不要接受高等教育”!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普遍的譴責,紛紛要求他向全國人民道歉。那位王先生經常說媒體曲解他的本意,那麼,人們又如何去理解他的本意呢?教育部的官員說出這種“官話”,那麼老百姓還能相信教育部關於“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的莊嚴承諾麼?

身為教育部的官員竟然對貧困生表現出如此的冷漠,對媒體報導貧困生情況的深惡痛絕,這說明了什麼是不言自明的。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金海濤:又到了畢業就是失業時
金海濤:《福布斯》為何取消中國慈善榜?
金海濤:包養情婦為何有輕重之分
金海濤:從交警吳幼明被辭退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