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股反彈 可擇優進場布局

標籤:

【大紀元8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亞洲股市從8月17日見到低點後,持續強彈,包括香港、菲律賓、印尼反彈幅度都超過10%,投顧指出,美股回穩,加上中概題材發酵,台、韓、港等新興亞洲區域股市已見反彈,長線投資價值浮現,建議投資人可採新興亞洲區域觀點擇優逢低承接。

根據統計,本波亞股反彈最強勢的以香港居首,彈幅為12.65%,昨天恆生指數收在22,966點,距離前波高點23,500點僅剩一步之遙,表現最為強勁;菲律賓及印尼股市本波跌幅達兩成左右,因此,跌深反彈分別達11.95%與11.44%;廣被市場看好的南韓及台灣,彈幅居第四及第五位。

寶源投顧指出,與美股連動密切的港股在次貸風暴下最大波段跌幅高達18%,但在20日中國外匯管理局突然批准中國個人投資香港股市,讓港股收回大部分失土;如果未來從試點開放轉變成為全面性開放,將有大量中國資金流向香港股市,利於港股後市表現。

本益比原本就不高的南韓股市,經歷次貸風波修正,本益比一度跌到九倍左右,寶源投顧表示,在超賣情況下,南韓的鋼鐵、營建、塑化、金融類股都相當具有吸引力,激勵內資買盤。

再就政治面而言,於20日贏得韓國最大反對黨總統候選人的李明博,推動首爾都市更新、興建南北運河等擴大內需的親商政見,預期也將刺激執政黨端出更多經濟利多政策。

由於距離企業半年報出爐的最後期限將屆,加上融資餘額仍高,寶源認為,近期台股上檔仍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不過,若美股與區域股市持續回穩,台股仍值得在震盪走勢中,逢低擇優布局較具下半年業績題材個股;至於外資買盤能否回籠,將是台股能否上攻的關鍵。

儘管美國次貸風暴仍餘波盪漾,但利空消息已見鈍化,配合新興亞洲基本面依然穩固、中國經濟崛起、各國政府作多之下,預期新興亞股的資金面與信心面可望回溫,但即使反彈過後仍有拉回測試可能,建議投資人可以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逢低擇優布局。

根據Lipper統計,過去三個月來,新興亞洲績效幾乎全數為負值,僅宏利環球亞洲基金半年期及三個月表現,在同型基金中績效居冠,但以長期角度來看,JF東協基金仍然表現最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