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次貸投資料損1.5億美元

標籤:

【大紀元8月24日訊】中國第二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8月23日發佈的上半年財報說,該行一共投資美國次級房貸債券97億美元,預料壞帳損失達1.52億美元。而在8月的早些時侯,中行說損失只有幾百萬美元。

據彭博社消息,97億美元次級房貸投資占中行全部證券投資的3.51%。

中國工商銀行也稱投資美國次優房貸規模有12億美元,估計損失不大,但尚未給出具體數字。

在中國的商業銀行中,中行經手大約40%的外匯交易。該行上半年財報顯示在外匯操作上,損失了12億人民幣(約1.58億美元)。

中行同時公佈了營收情況,上半年收入為295億人民幣(39億美元), 利潤同比增長51%。

在上海證交所上市的中行A股價格未因利潤大幅增長而上揚,23日與頭一日相比只漲了0.01元, 到6.10元人民幣。

SG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Winson Fong認為次貸損失與中行利潤比較還是比較小的,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這不是個好消息」他說,壞帳的增加將對中行今後的信貸評級有影響。

據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評級,目前中行的信貸評級是「A」或更高。不過在23日,中行債券的違約交換合約(一種金融工具)的利息點上升了15個基準點到68點(100個基準點是1%),表明投資者認為投資中行的債券的風險有所增加。

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中國金融機構到2006年6月為止的年度內,投資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的金額達1075億美元,較2005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而且佔了亞洲國家投資的近一半。

*升息正擠壓銀行盈利空間*

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5.6%。中央銀行於8月22日第四次提高存貸款利率。提高後的一年存款利率為3.6%,與通貨膨脹率相比還低了2%,也就是所謂的負利率。

雖然長期的低利率、負利率政策一直受到批評,但是中國的銀行卻因此獲利不菲。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國有銀行盈利的的大部份是靠存貸利息差。雖然上市後,中行、工行等試圖通過投資海外資產增加收入,但是卻遭此次次貸危機的重擊。

普遍認為,為抑制通脹中國今年還要提高利率,而且政策傾斜於存款,如8月22日,央行宣佈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而貸款只上調0.18個百分點。

之前的對稱加息的結果是每提高一次利率,存貸利率就會有一次相應的增加,反而刺激銀行擴張更多信貸資產的意願,這也是經濟過熱而宏觀調控失靈的一個原因。

今年的兩次非對稱加息,逐步縮小存貸利差,某種意義上是對商業銀行「不配合」貨幣緊縮的激進行為的一種「懲罰」。

由於利息差的收窄和總體利率的提高,中國的銀行下半年的利潤將要打折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銀行海外投資不到九億美元
北京批准4支新基金 總限額逾人民幣450億元
中國銀行副行長華慶山突然辭職
六月二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