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墾管處發動志工居民護蟹行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三十日電)墾丁國家公園正值大型陸蟹降海產卵的生殖高峰期,國家公園管理處除由保育人員與國家公園警察加強巡守,防止民眾捕捉陸蟹外,首度發動保育志工及當地居民進行護蟹行動。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陸蟹種類最多的地區,近年來環境的變遷,陸蟹數量有減少的趨勢,為了維護墾丁陸蟹多樣性的永續,墾管處今年在處長施錦芳的指示下,首度啟動全方位的陸蟹保育措施。

墾管處邀請了國內陸蟹研究學者、濕地保育聯盟、公路總局、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縣政府教育局、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國家公園警察大隊墾丁警察隊、當地鄉鎮公所及村里長一同參與,從公路設施所造成的陸蟹降海障礙、棲地維護至環境教育活動等,進行系列護蟹行動。

大型陸蟹生殖期在夏、秋兩季,為配合潮水的漲退以利稚蟹擴散,母蟹多在月圓前後降海產卵,墾丁國家公園台二十六線公路沿途最常見的陸蟹為毛足圓軸蟹,因為有利可圖,近兩年民眾捕捉大型陸蟹的現象較以往為多。

為了防範民眾捕捉,墾管處除由保育人員與國家公園警察共同加強巡守外,並發動保育志工及當地居民進行護蟹行動,墾丁國家公園今年首度招募保育志工,護蟹巡守是他們的首次任務。

由於陸蟹要到海裡產卵必須從棲息地,穿過馬路,不少陸蟹就在穿越馬路時被車子輾斃,墾管處每年都會舉辦保護陸蟹過馬路的活動,藉以宣導保育觀念,但多針對遊客,今年,首度向當地居民宣導,在最常見陸蟹過馬路的香蕉灣,當地部分居民已開始配合護蟹行動。

居民除隨時觀察陸蟹動態與墾管處聯繫外,也主動護送螃蟹過馬路至海邊產卵。墾管處表示,中元節的陸蟹保育巡守並未見民眾捕捉陸蟹,公路沿途倒是見到不少賞蟹遊客、護蟹居民,以及陸蟹研究人員進行調查工作。

墾管處在墾丁社頂部落推動夜間生態旅遊,以部落居民當解說員,結合觀光、民宿業者,進行套裝旅遊,實施兩、三個月來,為社頂部落居民增加了收入,因此,給了其他社區居民刺激和鼓勵,生態即觀光,陸蟹棲息地居民首度為陸蟹展開保護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