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慶生:美對台灣公投立場 關鍵在國號改變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芥佑安納波利斯十一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今天說,美國關切陳水扁總統支持的「入聯公投」提案,重點就是涉及國號更改,他並說,如果公投不涉及國號的更改,美方的反應「可能不會這麼強烈」。

柯慶生中午在年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的總結會議中發表演說。他措詞嚴厲表達美國政府反對陳總統與台灣政府推動「以台灣為名申請加入聯合國公民投票提案」的詳細立場,他也針對台北與華府一些批評布希政府干預台灣民主的指控提出辯駁。

柯慶生首先讚揚台灣民主,稱許台灣領導人帶領人民通過各項艱難考驗,他也稱許台灣執政黨與反對黨過去幾年來對於台灣安全的努力,以及在陳總統領導下,國防預算能夠提升。

接著話鋒一轉,柯慶生說,台灣安全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面向,是以穩健、成熟而有效的政治手腕處理兩岸關係。他說,不論台灣花多少國防經費、多麼有效運用經費,如果沒有穩健的作法,台灣的安全很容易被打折扣,且穩健的作法也可降低台灣軍隊所面臨的挑戰。

他說,台灣擁有獨特、微妙的戰略位置,兩岸的衝突缺少解決機制,讓許多人氣餒,生活在台灣的多數民眾了解這個事實,所以民調總是顯示,多數人選擇維持現狀。

柯慶生說,從戰略安全的角度,主要論點很清晰:只要台灣維持足夠的防衛能力,對台灣福祉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台北可能引發北京動武的政治動作。

他說,美國政府一再清楚強調:不接受使用武力,也再三敦促北京要提高軍事透明度並停止對台灣的軍力擴張,減少對台的武力恫嚇。他聲言,美國堅決反對北京動武,並很嚴肅看待動武的可能性,而台北當局應有同樣態度。所以台灣安全維繫在避免沒有必要的挑釁作為。

柯慶生補充,這不是說台灣政府面對北京壓力是只能被動以待,而是說台灣負責任的領導者需要判斷中國的紅線與中國的反應,以避免沒有必要又沒有實質效益的挑釁動作。

他說,美國政府近來對於陳總統政府所表達的關切方式,也是出於這些角度。他說,美台人民之間的友誼具備深厚基礎,目前雙方的一些政治歧見只是美台廣泛關係的一小部分,「但這一部分確實很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和平與穩定」。

柯慶生接著說,美國表達對於陳水扁政府推動台灣入聯公投的特別關切,但台灣方面對於美國立場的說法,有很多是錯誤的,因此他必要一一澄清。

首先他說,美國沒有反對公投,台灣像任何一個民主(社會),有舉行公投的權利。但需要考量的是公投的題目與內容,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公投,如果沒有牽涉更改國號,美方的反應可能不會這麼強烈。

他說,大家都知道台灣大多數的民眾支持台灣申請進入聯合國,但公投無法實際幫助台灣達到這項目標,這樣的公投只有對台灣的國內政治情勢有效果。美國的反應很直截了當:就是不支持台灣參與以國家地位為資格的國際組織,因此美國不支持這項公投。

柯慶生說,陳總統支持的入聯公投,美國很在意的部分,就是「國號更改」這個議題,公投草案引發「國際社會應如何稱呼台灣」的問題,且這個議題將被很多人詮釋為「據法律效力的普選」。 他表示,在理想的世界中,也許不需要操心這個議題,在各地方,大家也都普遍稱呼「台灣」這個名稱,美國國務院用、台灣人民也用,連北京也這樣稱呼,那為什麼要擔心在這比較具正式政治與法律的架構中使用「台灣」?

簡單的事實就是,這是因為從兩岸關係的角度,政治的象徵意涵很重要,而兩岸對於這個議題的歧見將是緊張甚至衝突的源頭。

柯慶生說,陳總統認知到「政治意涵」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所以陳總統在公元兩千年以及二零零四年兩度向美國總統以及國際社會承諾說,他不會更改台灣的正式名稱。 他強調,這個公投明顯就是尋求更改國名,因此,美國認為這個行動就是企圖改變現狀的一步。有人說,即使這次公投通過,也不會等於更改國號,但坦白說,美國認定就是這樣的法理。

他說,如果這個名稱不是關鍵要點,為何被列在公投提案的一開頭?公投支持者以這種論點來爭論,似乎就是不認真看待台灣對美國與國際社會的承諾,也試圖忽略台灣最堅定友人的安全利益,也是「為了短期政治目標而準備讓台灣人民冒著安全風險」。

柯慶生說,美國的底線是關切這個公投不利美台利益,且可能傷害很大,而「任何加入聯合國的公投」都將對台灣的國際地位現狀毫無實質幫助,因此美國必須強烈反對公投這樣的倡議。

相關新聞
柯慶生:中共測試反衛星武器欠世界一個解釋
美要求中 減少對台威脅
中國瞄準台灣的飛彈與日俱增 美國強烈關切
柯慶生:布什兩岸政策與美過去政府一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