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蘭「認識今天的中國」研討會問答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4日訊】(大紀元昆士蘭記者站報導) 9月12日晚間7時, 由前加拿大外交部亞太司司長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著名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David Matas)和法輪功發言人張而平所共同主講的「認識今天的中國」研討會在布里斯本電力劇場舉行。一百多名關心人權的善心人士出席了此一研討會。

出席的來賓在三位主講演說完後熱烈的發問,以下為問答內容:

問:印度與中國的投資環境哪一個更合適呢?

麥塔斯答:在中國開工廠因為工資很低,工人沒有保障,而且不具備在西方國家擁有的各項福利,像在美國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有工會保護工人權利,如果要投資開廠不那麼容易。印度的工資雖然低,可是比中國還高10倍。


大衛.麥塔斯(David Matas)。(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因為中國不講法制,投資也是沒有法律保障的。中國這麼多貪污,又沒有法律保護,投資風險也是比較大的。而印度有民主,人權的情況比中國好,如果外商要投資,應該選印度不選中國。

張而平答:印度投資環境不像中國那麼吸引人,在印度是一個法制的國家,什麼東西都要通過法律,所以做事情比較慢。而在中國是沒有法制的,你只要買通政府官員就可以辦事。現在那些評論家講中國現在經濟是一個奇蹟。其實,不是奇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經濟幾乎是從零開始,起點低,經濟上只要有一點發展,表現在統計數據上就是很大的增長比例。如果你在美國等國家,想將經濟發展提高1%都是非常困難的,要以很大的產值為基礎。現在外國投資在中國生產產品都是運出國外賣的,投資目標都是海外消費者,投資者希望中國人的收入高起來,中國市場大,他們就可以內銷。投資中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貨幣價值低,所以買中國貨就便宜。


法輪功發言人張而平。(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觀眾:我是越南來的,越南與中國有同樣的環境,外商來投資,中國人就有就業機會,可是我們要問一問,利潤是誰得?很多產品是從勞教所裡生產的,根本不付工資,所以到頭來是在跟政府做生意,錢都進了政府的腰包,百姓實際上沒得到什麼實惠。

我們不是叫澳洲政府停止與中國做生意,只是要政府多給中國工人一些合理的權利,讓中國工人能得到好一點的待遇。新西蘭郵局的制服都到中國造了,那些商家為了賺錢就到本錢最低的國家去做生意,但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不應該僅限於利潤,還應該有環境保護、人權等等。

病人去中國做器官移植,他們不知道器官從哪裏來嗎?還是他們不願知道器官從哪裏來?
現在全世界8%的冒牌貨來自於中國,現在著重於產權,全世界8%的GDP是從冒牌貨來的。

自由貿易怎樣自由啊?澳洲所有的市場都開放,可是中國市場不是完全開放。在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市場是指市場全部都打開的,比如電視,默多克的電視台想進入中國市場,搞了幾年都不成功,因為只有在旅館才可以收看到,還不是所有的旅館都能看到。英國BBC電台也遇到這樣的困難。目前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只是單方面的。其實自由貿易應該是沒有限制的。

我要問喬高和麥塔斯兩個問題:

問:兩位當時在任(傳單上介紹的職務)時,有關中國的人權問題他們是如何去影響中國官員對於其他國家比如澳洲和聯合國,他們能做些什麼來對應這些嚴重的問題?

喬高答:在我任職期間,我從早到晚遵循政府的意志。我去過幾次中國,會見過中國來的人。比如一個宗教代表團到渥太華的時候,就是由我接待,我們當時渡過了一個緊湊的週末。

一位姓吳的非官方天主教主教回中國後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我還見到很多事情,我當時不好說。因為我代表加拿大政府。後來離開政府後,我被邀請作一個調查,我就很樂意說出來。比如亞力山大外長認為我們的報告是未得到證實的。我只能說亞力山大並沒有看我們最初的報告也沒有看報告的更新版。我所要說的是政府知道這些事情正在發生,他們只是不想承認,因為如果他們承認他們就不好與中國簽署貿易協定了。當前澳洲於中國的貿易逆差是多少?我知道加拿大是每年一百八十億。在座的有沒有人會認為如果有人為中國的人權站出來,澳洲就不可能把天燃氣賣給中國了?我認為不會。我希望澳洲在這個問題立場堅定,成為世界的楷模。


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麥塔斯答:我一直涉身聯合國維護人權的工作,不單是1980年擔任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的時候。理論上講聯合國機制應該全方位運作,應以是否違反人權為重點,而不是因地區而異。但不幸的是,事實上,因為中國是大國,有實力。中國的人權問題在聯合國就被忽略,而像我們加拿大這樣的小國卻倍受指責。在過去幾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動議都導致對中國不採取行動。使得中國人權問題被擱置一邊。

加拿大一直都支持有關中國人權的動議。這個動議都被聯合國成員公投不採取行動票而被靠邊站。加拿大後來推出了支持動議的做法,改而對中國進行人權對話,這個人權對話的結果是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這是因為中國派低層官員進行對話,根本不談中國的人權,而是批評加拿大的人權,每年如此。

我們剛結束了針對人權對話的國會調查,建議取消這個人權對話。國際法庭管不了中國的罪案,因為中國不是其成員。法庭可以由安理會推薦法官,但中國是安理會的成員,所以中國不會為國際法庭給自己推薦法官。

當然還有一些國家因外交,經濟理由不會得罪中國。聯合國酷刑委員會起了很好的作用,因其一直透過各層渠道向中國提出人權問題。我認為國際機制,美國法制,國際法庭的弱點,事實上聯合國機制更困難,因為中國在不斷發展與世界的聯繫,發展貿易等。在個體的接觸上顯得更多機會。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上,的確存在控制聯合國以強加那些反對中國人權狀況的個別國家的意願。


昆士蘭「認識今天的中國」研討會。(攝影﹕李茗/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歡迎華文教師及電腦網路專家報名
魏京生:指出更多受共產黨危害的利益
數據披露謀殺案多發區 德魯伊特山十年17起
攤位費用高昂 小企業抱怨悉尼燈光節難盈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