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入聯公投議題美台都應退一步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四日專電)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日前發表專文指出,台灣推動入聯公投以及美國政府的反應,已使美台關係降到低點。美台雙方應各自做些調整,讓目前的危機落幕。

譚慎格首先引述月前前總統李登輝對他說的話說,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要加入聯合國需要會員投票支持,那就是較量實力的問題,台灣在這方面顯然比不過中國。

譚慎格繼續引述李登輝說,台灣最重要的朋友是美國和日本,「如果你疏遠了你的朋友,那你就有問題」,因此台灣現在有問題。

不過譚慎格也指出,台灣是美國亞洲政策的樣板。美國的任何疏失,都可能是北京建立太平洋戰略議題的參數。在亞洲,從日本到新加坡,到印度,到澳洲,大家都焦慮地在看美國如何面對中國成為區域強權。

譚慎格警告,在目前的危機中,美國如何支持民主台灣的國際認同,將會告訴亞洲及全世界,美國是否願意支持他們應付未來來自中國的挑戰。

為解除入聯公投為美台關係帶來的危機,譚慎格建議雙方各退一步。

台灣方面,譚慎格建議重新思考公投。或許可以考慮拿掉一些字句。他說,過去經驗顯示,一個失敗的公投,其結果是比沒有公投還糟。

譚慎格也建議台灣停止疏遠朋友,台灣領導人應有次序、有戰略宏觀地處理入聯問題,任何倉促的行動只會失敗。沒有朋友,失敗會變成災難。

華盛頓方面,譚慎格建議美方從殘局看台灣問題。美國必須認真看待台灣在拚命爭取本身認同的失落感。一九四九年失去蔣介石的中國已屬不幸。六十年後,如果再失去民主台灣,那就是不小心了。如果白宮國安會不小心說錯台灣主權未定的話,那應該立即修正過來。

此外,華府應清楚說明美國政策。潘基文說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華府只說那不是美國的政策,其實聯合國會員並不普遍接受潘基文的說法,美國應向潘基文表明這個立場。

美台商會:美台關係陷不安

(大紀元綜合報導)與台灣關係極密切的美台商會,13日由會長韓儒伯具名,發表題為「美台關係陷入不安」的特別評論,「無休無止的危機,幾乎無法從長遠角度思考或承諾」。

中央社消息,韓儒伯說,一提到兩岸關係,陳水扁的不可預測性,經常有害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加上華府與台北溝通不良,陳水扁不願考慮美國在區域內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也讓美國挫折和憤怒。

他舉例說,台灣要購買F-16C/D一事,美國卻告訴台灣,除非美國進一步通知,否則台灣根本不必提出申購書,在美國任何雙邊安全關係中,這在美國是前所未見的。

韓儒伯表示,美台間欠缺高層溝通,正是美國無法處理最近台海變局的核心所在。他說,目前美國與中共溝通管道良好,美台溝通管道半開,兩岸溝通管道則全無。在這種錯誤而失衡的溝通機制下,怎能期盼三邊廣泛關係能夠改善?

韓儒伯指出,美、中、台的關係是美國外交政策最具挑戰議題,牽涉至廣,不單是因為美國軍隊大有可能捲入台海軍事衝突,也是因為這場軍事衝突將重創美國經濟。韓儒伯表示,現實狀況的遽變,已使美國越來越無法穩住台海現狀。而中國的影響和勢力越大,台灣議題就變得越複雜和困難,美台關係也因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韓儒伯警告,其實台灣在美中貿易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台灣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生產美國人用的手機、手提電腦、新世代iPod等,一旦這個供應鏈因戰爭衝突斷裂,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比過去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或現在的次房貸危機還要嚴重。

韓儒伯說,台灣總統換誰,美台維持堅定友好關係都不能改變。短期的意思相左,不能影響到美國對台海軍事平衡的長期承諾。若不改善美台高層對話和台海兩岸的溝通,否則即使換了總統,美中台三角關係還是會繼續惡化下去。

韓儒伯負責籌辦的第六屆「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剛在11日閉幕,他隨即於13日發表了這篇評論,題為「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陷入不安」。

最後,美國應該與台灣協商。美國和台灣都應該同意,台灣在宣佈其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認同應有個限度,美國則可以回饋重申雷根總統對台灣的六項保證。


http://www.youmaker.com/
台歐舉行視頻會議 陳水扁盼中國民主

相關新聞
九一五入聯遊行  扁領軍走全程
台灣入聯  扁:聯合國不應淪為中國肉票
向國際發聲 915入聯返聯今遊行
阿扁總統紐約視訊  記者建議台灣先解決與美爭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