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強:欽族陣線談印度與緬甸軍政府

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托馬單努(Thomas Thangnou)畢業於緬甸大學法律系,1988年加入欽族陣線CNF(Chin National Front)私人戰鬥隊,在壩洲(Pajou)接受克欽獨立軍KIA(Kachin Independence Army )的嚴格訓練,由普通游擊隊員步步上升。

托馬單努的嚴守紀律、堅忍不拔、艱苦奮鬥精神,一向為欽族戰友、盟友、父老鄉親所敬服。維多利亞協議就是在他的堅強主導下,在欽族陣線維多利亞營(Camp Victoria)總部,由4大欽族政黨與19民間團體毅然決然給與簽署——欽族陣線因而勝利誕生。

1995年,托馬單努被選為欽族陣線主席。

最近,托馬單努開誠佈公,跟戰友、盟友、鄉親、記者們,娓娓而談了以下兩件大事:

一.2007年3月15-16日和談:

緬甸風雲BURMA 去年曾報導:在隋卡博士(Dr. Sui Khar)的帶隊下,欽族陣線親赴印緬邊鎮——麗(Rih),單刀赴會——跟軍政府進行和平談判。

托馬單努透露:那是2007年3月15日與16日,總共兩天,欽族陣線坦誠地與軍政府進行了首次會談——最主要是建立了相互瞭解與信任。

兩天會議開完後,雙方欣然約定:第二次會談決定在2007年8月9月期間舉行。

豈料緬甸軍政府為著東盟會議的需要,忙於趕開全世界矚目的緬甸國民大會,隨後在9月份偏偏又突發僧伽學生示威事件——於是,第二次會談不得不取消了。

托馬單努承認:和談帶給欽族人民議論紛紛與各種不同看法,難免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誤讀、誤會、誤解。

然而,托馬單努強調:政治問題,必須通過政治對話來解決呀!大家坐下來談,不就是走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嗎? 國家大事、政治問題,僅靠槍桿子打打殺殺,即使一時矇騙過關而成功,但並不天長地久。可貴的是——和平地永久地解決問題。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必須讓軍政府明白我們欽族人民在想什麼與想要什麼。我們也要知道軍政府對欽族人民與全國人民,到底如何想與做?

托馬單努斬金截鐵、一言九鼎地敬告鄉親父老:我們欽族陣線的政策、方針、目標,一如既往,並沒有變。

最後,托馬單努說:

* 通過麗鎮對話後,我們與軍政府之間的正面互動,多起來了。

* 雙方同意:和談要繼續——直至取得真正和平與全國大和解。

* 我們欽族陣線衷心感謝宗教界與父老鄉親的「和平安寧委員會」,在促進雙方和談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

二.印度與緬甸軍政府關係

欽邦欽族,中國古稱身毒,現在夾在印度大國與緬甸軍政府之間。

印度對緬甸軍政府的政策與關係,自然而然影響著、衝擊著欽邦欽族的立場與動向。

印度在緬甸軍政府鎮壓昂山素姬政黨以後,以世界最大民主國的身份,曾經對軍政府進行一系列惡言指責。

但1993年以後,印度就轉了方向盤:

* 1995年,印度緬甸邊貿開動了,

* 1997年,不僅僅限於貿易與外交,印度還提供緬甸軍政府大量軍事情報、訓練、武器、設備等。

* 丹瑞大將2004年10月24日訪問印度,受到大國印度紅地毯盛大隆重歡迎。

* 此後,雙方關係更是平步青雲而登峰造極。

中國是跟緬甸軍政府情報局欽紐(Khin Nyunt)將軍那方,不斷加強親密關係;而印度選擇的,卻是緬甸軍政府的丹瑞貌埃等實力軍方。

結果,欽紐情報部門被丹瑞貌埃實力軍方連根拔除之後,中國失落了,印度得寵了,印度與緬甸軍政府的關係,於是就突飛猛進了。

印度從1993年開始,採取「東進」政策,主要想消除印度東北部的叛亂——他們受到緬甸邊界這邊明裡暗裡的支持。印度除了進行赤裸裸的「東進買賣」之外,還急需電力,非常需要欽邦探曼地(Htamanthi)大壩水電站的電力,以及通過阿拉干邦(Arakan State)的安達曼海(Andaman Sea)天然氣。

在看中國:1989年中國停止對緬甸共產黨的黨對黨支持,與緬甸軍政府搞好了國與國的關係——使中國獲得了伊勒瓦底江的通道,哥哥(Koko)島的海軍使用權,以及更多的商機——總之,空前增強了中國在經濟、貿易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區域影響力。

大國印度看在眼裡,恨在心裏,才急忙拋出「東進」政策,一心要平衡與抵消大國中國在緬甸的各種優勢。

夾在兩大國之間的緬甸軍政府,也想以夷制夷——利用大國印度制衡大國中國,並採取左右逢源策略,從中取利。

還有,印度自詡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也想讓鄰國緬甸學習印度的民主制,既增加世人眼中的印度民主光環,也添高印度的政治經濟裨益。

於是,1988年緬甸全國民主運動失敗後,印度接受了大量湧進邊界線的緬甸難民。1990年的緬甸普選結果,被軍政府一筆勾銷後,有許多緬甸勝選國會議員,也紛紛奔往印度尋求政治庇護。

印度就讓兩面討好政策立竿見影:一邊與獨裁軍政府搞好關係,一邊支持與接待熱愛民主的反對派。比如1995年,印度與緬甸軍政府進行「金鳥」軍事行動,聯合圍剿印度緬甸邊區的馬尼布爾(Manipur),阿薩姆(Assam),(Tripura)等叛軍;但另一邊,印度卻頒發「尼赫魯獎」給緬甸反對黨諾貝爾和平獎金得主——全國民主聯盟領袖昂山素姬。

若全方位檢討,就會輕易發現印度在緬甸問題上,運用的是騎牆政策。請看最近印度的「兩手抓」說與做:

* 2007年11月聯合國大會,印度反對「要求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譴責緬甸軍政府9月份的血腥鎮壓」提議案。

* 2007年10月,印度總理對到訪的聯合國特使甘巴裡表示:贊成三方對話解決緬甸政治問題,但反對經濟制裁。

* 2007年12月,印度外事部長重申上述贊成與反對。

嗚呼!一張一弛,一正一反,慾擒故縱,軟硬兼施,形勢比人強喲!

哀哉!大國車輪,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喲!

如果大國言行一致——像歐盟或美國一樣,怎麼說就怎麼做,在無可奈何之餘,倒也罷了。小國小邦小民可以自我調整,順應環境——雖然迫不得已。

最可怕的是:口是心非——說一種,而做另一種;或說而不做,耍耍嘴皮。

試想:我們小國小邦小民,若死時都不知自己是怎麼死的;或一命嗚呼時,才如夢初醒——情何以堪喲!請問:死能瞑目嗎?

話說回來,印度作為世界最大民主國,在解決緬甸問題上,完全有能力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絕對可以做出很多正面的貢獻。

2008年元月24日星期四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貌強:克倫族譴責緬甸種族滅絕內戰
貌強: 緬甸聯邦土族與少數民族問題
貌強:緬甸撣族公主痛斥軍政府
貌強: 緬甸各族歡呼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