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平溪.中央尖.順登慈母峰、慈母嶺、臭頭山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1
標籤:

平溪著名的「三尖」,分別是石筍尖、薯榔尖及峰頭尖,但也有人認為,應該以中央尖取代峰頭尖。這種見解不無道理。中央尖,夠尖,也夠美,位置又座落於孝子山步道系統的精華區域,不像峰頭尖那麼孤立,偏遠難爬。中央尖是平溪附近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尖峭的山峰,鶴立群山之中。我初次從峰頭尖東峰附近的岩稜遙遙望見中央尖時,就驚艷不已,心生暗戀之情,有登頂的渴望。

平溪三尖,哪三尖較合理呢?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以為平溪只有三尖而已。除石筍、薯榔、峰頭、中央尖之外,其它如孝子山,如慈母峰,如普陀山,都以尖峭著名。平溪鄉內連綿起伏的尖山峭巒,隨便數一數,至少也有七、八尖,可以用「尖尖棒透」來形容。

登中央尖,有兩條路線,一條從正面的大崖壁攀岩直攻而上,一是從背脊的岩稜攀爬而上。正面崖壁幾近垂直,背脊岩稜則平緩許多。我問過的山友,都說中央尖正面的崖壁十分危險,建議應由背脊攀爬中央尖。我考慮之後,決定從正面攀岩攻頂,然後由背脊岩稜下山,這樣可以走一圈O形路線,不必原路來回。我這麼決定,當然不是因為自負或任性,而是徵詢過專業意見。例如,經驗豐富的山友蕭郎就很肯定地對我說:「中央尖的大崖壁,對你來說,不是問題。」


登慈母峰


從普陀寺旁的孝子山登山口出發,一路拾階而上,沿途林木蒼翠,綠意怡人。步道左側臨山壁,嶙峋巨石聳立,讓人感受到此地岩質的不凡與特殊。約七、八分鐘,抵達三叉路口,可左登孝子山,可直登慈母峰,或取右行往中央尖。我選擇直行,越嶺慈母峰,然後再接回右側往中央尖的步道。

慈母峰,與其說是一座山峰,不如說是一塊聳然矗立的超級巨岩。岩石形狀如等腰三角形,兩腰岩壁陡峭,被鑿出一直線如天梯般的岩階,斜度起碼在60度以上。有懼高症者,攀岩階時,恐怕會手軟腳軟。我卻喜歡攀爬慈母峰的岩階路,因為爬至中途,轉身坐在岩階上,正好可與鄰近的孝子山隔空相對。踏遍北台灣,很難找到這種尖峰相對的奇景場面。

孝子山,是平溪群山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標。瘦骨嶙峋的尖峰如一柱擎天,有「小黃山」的美譽。此刻,孝子山峰頂有幾名遊客,身影清晰可辨。他們正望向這裡,還舉手筆劃指點。我想是彼此驚奇吧!我望見他們佇立於危峰絕崖,不免替他們感到心驚;他們見我坐於陡壁岩階,何嘗不為我感到膽顫呢?其實旁觀別人佇立危崖絕壁,覺得驚悚;當局者迷,反而不覺得恐怖。話說如此,攀爬行進時,還是避免回頭俯瞰,陡斜的岩階底下,宛若深不見底的絕壑,能不寒心?


巨岩崖壁小徑(往慈母嶺)


登上慈母峰,前有兩條山徑可繞下山。我選直行而下的危壁岩階。下峰之路,令人心情忐忑,不敢直視,而以倒行方式前進,眼不見為心安。抵達岩壁下方,接山徑,穿梭森林間,接回往中央尖的步道。繼續朝中央尖前進。

這時步道氣氛明顯轉為冷清,約3、4分鐘,石階步道終了,變為泥土山徑。之後,山徑緊貼於岩壁之下,岩壁幾近垂直,小徑狹窄,約如肩寬而已。我在北台灣登山多年,未曾見過如此大面積的雄闊絕崖小徑,最狹處,須與岩壁擦肩而過。岩壁凹凸不平,有的形狀如蜂窩,想千百萬年前,此地巨岩應曾與海水共浴,而留下這滄桑海蝕痕跡。

通過岩壁小徑,遇叉路。先往右,約5分鐘,登上慈母嶺。眺望附近山景。然後折返回叉路,續取左行,朝中央尖前進。由此而去,路標寫著「往中央尖約50分鐘」,為傳統的山林小徑。一路翻越幾座小山頭,略有上下,但坡度都不陡。沿途有不少雙扇蕨的蹤影,路上也看見堆置一些枕木及路標木柱,正準備施工,以改善路況。


中央尖大崖壁


前行約40幾分鐘,終於望見中央尖的大崖壁了。山友所言果然不虛,是一座絕險的大崖壁。抵達崖壁下,仔細觀察,這陡峭的崖壁頗類似南港山大崖壁,但危險程度則稍不如。對攀岩有恐懼者,確實不宜走此路,否則走那麼遠的路,抵達這裡,不敢攀岩,又無法繞過,只能黯然回頭。

中央尖的大崖壁看似危險,卻還難不倒我。我想應該歸功於昔日攀爬南港山大崖壁的磨練吧!通過南港山大崖壁的考驗,從此就對崖壁就產生免疫力了。後來,我從石筍尖絕險的北崖攀降而下,氣壯山河,無畏無懼。

謹慎踏踩,拉著繩索,順利攀上崖壁,再往上走沒幾步,就登上了中央尖。中央尖,海拔580公尺,因山尖,峰頂腹地狹窄。登高遠眺,平溪盡在腳下。接著,循稜脊而行,狹窄的岩稜都已設欄索,似皇帝殿,但只有一小段岩稜而已。隨後,山徑轉為陡下,穿林而下。這條山徑無需攀崖,所以安全許多。約20分鐘,抵達往臭頭山的叉路。覺得還行有餘力,於是決定爬往臭頭山。


從臭頭山眺望峰頭尖方向


循著山徑而上,陡峭的坡處,已設置枕木,路況不錯。途中遇到幾位步道施工人員,停下腳步,聊了一會兒。施工人員說,步道整修的工程大約再一個星期就可全部完工了,除了東勢格越嶺步道,中央尖、臭頭山的路況也都做了改善。而步道整修以維護現狀為主,只在陡峭顛簸處,設置枕木階梯或扶索,並在各叉路口,設置路標,標示里程而已。這種做法值得稱道,既省錢,又不破壞山徑原始面貌。

臭頭山附近的山徑兩旁,頗多山林投,山林投的樹葉長得像鳳梨,葉子尖銳,易割傷人,不知是否曾困擾過登山客,而將這座山罵到臭頭?目前的山徑路況頗佳,林投樹無礙通行。穿過林投樹,便抵達臭頭山。臭頭山,海拔476公尺,已豎立一塊解說牌木架,但尚未設罝圖文內容。不知是否會介紹臭頭山名稱的起源?

從臭頭山眺望峰頭尖的方向,峰峰相連,尖尖相續,我又憶起兩年前挑戰峰頭尖的往事。這條路線,可說是一條充滿汗水與吶喊的勵志路線,可以推薦給青年朋友們。

從臭頭山下山,約10分鐘,就接上了東勢格越嶺步道(東勢格古道)。我三天前才走過這條路,再熟悉不過。由步道向北行,經瓜寮坑溪上游的雙土地公廟、舊礦場遺址,終點抵達孝子山虎嘴口停車場。然後再走車道,返回孝子山登山口取車,完成攀登中央尖的O形路線,還順登了慈母峰、慈母嶺及臭頭山,收穫相當豐碩。


旅遊日期:2007.01.31 (寫於2007.02.07)

【路程時間表】

孝子山登山口(普陀寺)—10分鐘—三叉路口—10分鐘—慈母峰— 12分鐘—接步道—15分鐘—慈母嶺—50分鐘—中央尖—20分鐘(下坡)—叉路口(往臭頭山)—20分鐘—臭頭山—10分鐘—東勢格越嶺步道—50分鐘—虎嘴口停車場—10分鐘—孝子山登山口(普陀寺),O形全程約3.5至4小時。

【交通資訊】

北宜高下石碇交流道,沿著106公路,往平溪方向,過菁桐,續往前行約1、2公里,經過平溪國中後,右側有叉路。路口有標誌,往孝子山登山口。轉入車道上行約1公里多,即抵達登山口。或者可搭平溪線火車至平溪站,出站後走出平溪街,過石底橋,從106公路對面的登山口起登,約15分鐘,可抵達普陀寺旁孝子山登山口。


從登山口出發,拾階而上。


來到孝子山、慈母峰叉路口,先登慈母峰。


攀爬刺激的大崖壁!


從中央尖眺覽平溪地區。


中央尖稜線,已設置欄索。


走稜線下山。從這條路上山,比爬大崖壁安全多了。


一路陡下。


從臭頭眺望峰頭尖東峰至主峰的綿延稜線。


由臭頭山下山,接東勢格越嶺步道(東勢格古道)。


東勢格古道,向北走,出虎嘴口停車場。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新竹芎林.飛鳳山.觀日坪古道
北市內湖.內溝山.翠湖.老鷹尖
新竹關西.石牛山.馬武督糯米橋
台北平溪.東勢格古道.峰頭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