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抗戰中的一次歷險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1日訊】在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中,蔣介石多次遇險自不必說。這裡要說的是1940年初,蔣介石在廣西的一次鮮為人知的歷險,那時他正在柳州主持召開桂南會戰檢討會。

此前的桂南大會戰,因為日軍攻佔南寧,切斷了桂越國際交通線,對中國造成嚴重威脅之後。蔣介石旋即從川、鄂、湘、粵調軍入桂,連同廣西的兩個軍,於1939年12月28日向日軍發起反攻。主戰場在廣西南部的崑崙關,白崇禧任總指揮,動用了當時中國唯一的機械化軍團——杜聿明的第五軍。戰鬥持續近兩個月,雙方傷亡慘重,崑崙關也幾經易手。最後以日軍退守南寧,崑崙關回到國軍手中而結束。此戰消滅日軍4千餘人,擊斃日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

戰役結束後,蔣介石於1940年2月21日由重慶飛往桂林,當晚乘火車到柳州,第二天在柳州南郊大龍潭邊的羊角山下,主持召開了桂南會戰檢討會。白崇禧、張發奎、陳誠、薛岳、商震、余漢謀等一百多名高級將領參加。

會議結束了上午的日程,在無休期間,突傳來警報,接著三十餘架日軍轟炸機飛來,對陽角山一帶轟炸。倉促之中,蔣介石等人急入後山的一個天然石洞躲避。炸彈持續不斷,爆炸掀起的塵土幾乎把洞內的人都掩埋了。轟炸之後,蔣介石站立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便下山了。下午的會議照常進行,蔣親自主持,像無事一樣。

蔣介石在日記中有記:
「午睡初醒,二時十五分,聞機聲,命衛士審其方向,旋忽警覺敵機必來炸余,乃急披衣整裝外出,其匆促之情,殆不啻於西安事變之初焉。」又說:「當余外出時,侍衛長王世和稱敵機已由頭上飛過,似不緊要。余知敵機如來炸柳州,其目標必在余,乃急入後山之上層防空洞。少頃,敵機二十餘架齊向洞上投彈。旋又來襲,低空俯衝投彈,彈皆著洞上右方五十米至百米之山巔,計傷衛士十二人。」

這次遇險,陪同在蔣介石身邊的張治中將軍也有類似的回憶。

不管是蔣介石的日記,還是張治中的回憶錄,都明確此事是日本間諜探到了蔣介石的到來,而且精確知道會議地址,才會來轟炸地處偏僻的羊角山。

和日軍切斷桂越線的企圖一樣,炸死蔣介石的目的是迫使中國政府投降。因為日本人清楚地知道蔣是中國的一面旗幟,只要蔣介石還在,中國人對抗戰的最後勝利就會有信心。

那年頭許多文化人流亡到大西南,在流離失所的歲月裡;在回鄉時日遙遙無期之際;在中國是否還有希望的迷茫時,他們相互之間有許多鼓勵的話,其中一句是:委員長還在,我們還有希望!

資料來源:《圖說柳州抗戰》之九「會戰之後的檢討會」(柳州市地方誌辦公室編)


桂南會戰檢討會期間蔣介石下榻的小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丁抒:被打成右派的抗戰英雄
澳洲茶花園的軼事
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38)
陳卓光 判處麥道夫150年的華裔法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