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破解3000年前夜光杯之謎

人氣 125
標籤:

【大紀元10月27日訊】唐代大詩人王翰《涼州詞》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中的夜光杯材質為何物?10月26日,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王春雲博士在中國地質大學2008珠寶學術交流會時稱,詩句中所指的夜光杯是琥珀。

最早在舊題西漢東方朔所著的《海內十洲記》中有記載,「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然而,由於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至今沒有在地下發掘到得名夜光杯的文物,夜光杯是何等材質?其夜光機理如何?迄今三千年仍是謎。

據長江商報消息,26日,王春雲根據8年的研究,引用《海內十洲記》為佐證,分析論斷,很多學者猜測夜光杯材質可能是古代西域的『白玉』或顏色偏墨綠色的酒泉玉石,甚至是玻璃;由於夜光杯在秦代已然絕跡,一直到熱衷於西域開發的大唐盛世才重新面世。身處西漢時期的東方朔當然也沒有見過真正的夜光杯,『白玉之精』也只是諛詞。」

夜光杯自身不會發光

王春雲分析說,夜光杯的夜光也不太可能像夜明珠的夜光一樣源自於對外來光的強烈反射和色散,應該來自杯體本身產生的透過光。當夜光杯斟酒後被月光、燈光或者火光映照,這些光輝透過杯壁與酒色相互輝耀,如此而呈現夜光的光彩。

王春雲否定夜光杯由白玉、瑪瑙、水晶等製成的可能。「由於周朝時白玉、瑪瑙等透明度差,可以批量生產而不符合珠寶珍稀的原則,所以不可能是夜光杯的材質。」

另外,夜光杯總是與很強的吸附玉露、吸附液體的功能有關聯,在吸附液體後顯得「汁甘而香美」。水晶在這一方面功能較差,也不可能是夜光杯材質。

夜光杯材質為琥珀

據瞭解,曾經是千古之謎的「香玉」已經被王春雲成功證明就是琥珀。王春雲拋出自己新的研究成果,「『杯香而甘美』的『玉杯』就是香玉杯,就是琥珀杯。因琥珀的吸水性很強,這一特性在各種寶石裡十分突出。」

王春雲表示,無論是東方朔的「杯香而甘美,斯仙人之器」,還是唐王翰《涼州詞》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抑或唐李白《客中行》的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所描述的夜光杯的詩情畫意的情景總是與琥珀有關。

史上掘出三隻琥珀杯

歷史上曾發掘出三只琥珀杯。王春雲介紹:1821年在英國布萊頓附近的古墓穴中發掘出來的後茯琥珀杯(Hove cup)。它的杯體由一整塊血紅色琥珀精彫細刻而成,內外拋光非常均勻,直徑大約9厘米,有一個小把手,杯口處還有8個漂亮的小圈。表面已經出現裂縫,但整體保存完好。

後茯琥珀杯的製作年代為銅器時代,大約相當於中國的晚商時期,靠近西周早期。另外兩只琥珀杯是70年代在中國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目前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一只為血珀杯,另一只為白珀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公噸黃金!消失的納粹盜寶 深埋德東?
科學家發現億年琥珀中360種史前昆蟲
三芝黑蜂蜜 獲選全國特優
校‧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