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牙老虎? 監察院需要植牙

中華民國第四屆監委葛永光波城座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馮文鸞劍橋、牛頓市報導)一提起「監察委員」,不免聯想到古代老百姓攔轎喊冤的「欽差大人」,尤其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11月26日,台灣現任監察委員葛永光教授趁到墨西哥參加「拉丁美洲國際監察史年會」之便,特於感恩節前夕抵達波士頓,在當天下午及晚上分別與僑學界人士座談。

首場由MIT和BC、BU及台學聯(FTSANE)合辦的座談會,主題為「您對台灣政治發展以及最近一些重大司法案件的看法。」晚上則是在亞洲文化基金會負責人馬滌凡府中,以國民黨波士頓分部李伍綺蓮常委及部份幹部和中文媒體為主。每場均超過30人參加,其中經文處文化組張善楠組長和僑教中心簡許邦主任是全程參與。

曾於1986年率青訪團到MIT演出的葛永光教授,對事隔二十多年能再度到訪波城感到很溫馨,尤其見到兩位台大政治系同班的老同學─楊澍(現已改行為畫家)和劉秀珍,更是驚喜萬分。任教於台大政治系的葛永光和其他28位今屆(第四屆)監察委員是經由馬英九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後,於8月1日上任的。

葛永光監察委員表示,監察權是中華民國政府體系獨特的設計,乃國父孫中山先生有鑒於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缺點,故主張五權分立,監察院(Control Yuan)遂為其中的一環。他認為這對台灣民主的鞏固有很大的貢獻。

但由於陳水扁前總統主政期間「府會」不合的關係,監察院停擺了近三年,累積了三萬多的案件。因此,今屆27位監委(正、副院長不參與調查)上任幾個月來,早出晚歸、上山下海,還要監督考試、約談、開會、辦案。葛永光戲說好似入「監」服刑,刑期六年。所幸,經過監委們力行「監察積極主義」後,目前大約還有上千個案件,由大家輪流辦理。

葛永光簡單介紹了監察委員的起源:從周朝的御史,專門記載皇帝和文武百官在朝廷的對話;後演變至秦朝的御史大夫,開始向皇帝進諫提建議,當然有時不免招來生命危險。目前則為監督政府官員有無違法失職、貪污腐化及財政預算。

現今中華民國監察委員的職權有彈劾權、糾舉權、糾正權、審計權、調查權和監試權。可是和包公不同之處是只有監察權,而無司法權。換句話說,就是「無牙老虎」,難怪王建瑄院長笑稱,監察院需要「植牙」(指修憲)。

究竟監察院怎會淪為「無牙的老虎」呢?因為就算彈劾案通過了,尚需送司法院「公懲會」再審查一遍,如果被否決,那不白搭嗎?您看!包青天就不一樣,只要罪狀確鑿,管他皇親國戚,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就下去了,大快人心吧!(此句是記者加的)

由於馬總統排除酬庸式的提名,故今屆監委能超越黨派,顯出積極性。葛永光說,馬英九為避免重蹈覆轍,(前調查局長葉盛茂將陳水扁家洗錢案的情資直接面呈陳前總統,因而被陳水扁擱置),特向情治首長們表示,如果自己與家人有犯法,請直接交給辦案人員,不必呈給總統。

曾是國民黨中央委員的葛永光,因出任監委而暫時停止黨權,以便超越黨派、獨立公正地辦案。僑務顧問許炳煌和聽眾游富吉提問,監委調查是否偏重在野黨(指民進黨)?葛永光說,是由於過去綠營執政八年留下許多弊案。他澄清對此事的質疑,並舉出對現任政府關於「三聚氫胺」和「貓空纜車」正進行調查。

MIT會長葛禹志提問,當監委有何福利?葛委員說,沒能多賺錢,唯一的收穫是當幫了陳情人解決問題時有成就感。他強調,全民企盼政府清廉、有效能並會保護人權。◇


監察委員葛永光(左)和MIT會長交換禮物。(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監院糾正衛署:毒奶案5大違失
新竹縣敬老津貼  監察院:欠缺公平合理
國民黨臨全會 王金平報告立法工作
政府盼提振經濟 王作榮:消費券達不到效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