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 :感恩的需要

寫在美國感恩節前

袁曉明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2月1日訊】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又到了,每年的11月的最後一個週四是美國的感恩節,今年就是11月27日。應該說,美國的感恩節有些像中國的中國新年,這是一個家庭團員的節日,當然,與中國新年不同的是,除了家庭的團圓,感恩節更有感恩作為節日的主題,有宗教意義上的感恩,也有世俗範疇裡的感恩。

這些年,中國引進了一些西方的節日,但感恩節卻不在其中,這並非是因為中國人不知道感恩,沒有感恩的文化,中國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但中國文化裡的感恩卻更注重一種「債務」的償還,並沒有注重到感恩是人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需要,感恩讓人知道自己活在恩典之中,而人活在恩典之中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基礎。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有「人生苦短」的說法。沒錯,人的一生中要經歷許多的磨難和痛苦,且最終要離開這個世界,可正因為人生的苦短,人才渴求得到恩典,今世的和永生的恩典,而得到恩典的標誌就是人的感恩。

只要人願意感恩,就有值得感恩的地方,也就是說,再大的苦難也不能完全掩蓋人已經得到的恩典和恩情,因此,即便處在一種困苦之中,人也有許多可以感恩的地方,因為人至少可以得到那普世的恩典,比如,陽光、空氣等大自然的供應,人降生之時,張口就能呼吸到人所需要的空氣,那就是一種普世的恩典,在一生中,不管人處在什麼樣的處境,大自然都供應人需要的空氣,人是否需要為此感恩呢?人是否需要向大自然的創造者感恩呢?應該是的。人還可以從信仰之中去獲得恩典,比如,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領受一個永恆的恩典,人還從家庭中得到恩情,人還從友誼中得到恩情,人還可以從許多的方面中得到恩典和恩情,人需要為這些恩典和恩情去感恩,人遭遇到的不公、承受的苦難並不能成為不感恩的借口,人更需要通過感恩去抵禦遭受的不公和苦難。

我從前並不懂得感恩的重要,直到有一年,一位美國朋友在感恩節與我們做一段深刻的分享,他在一本筆記本上列有上百個他需要感恩的項目,其中包括上帝的恩典、父母的養育、妻子的恩愛、朋友的友情等等。美國朋友並建議我們也列出一個單子,把需要感恩的項目大大小小地都列出來。我才發現,我居然有那麼多需要感恩的項目,我活在那麼多的恩典和恩情之中,可我為什麼以前還有那麼多的抱怨?

事實上,除了知道感恩,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半杯空」與「半杯滿」的態度。美國民間有一個說法,當人得到有半杯水的杯子,人可以說那個杯子是「半杯空」,也可以說那個杯子是「半杯滿」,這兩種說法都沒錯,但卻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說「半杯空」者更多地盯著空的一半,就更難滿足,就可能有更多的抱怨,而說「半杯滿」者卻更多地看到自己所得,就更容易滿足,也更容易感恩,也感到更加幸福,願意感恩的人就是那說「半杯滿」者,他們注意到需要感恩的方面,不沉溺於那些「半杯空」所帶來的抱怨之中。事實上,我生活的充實和幸福並非取決於我有多少的名利,而更在於我活在恩典之中,上帝之恩、家庭之恩、父母之恩、朋友之恩。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在家庭生活之中,夫妻關係一定像是有半杯水的杯子,雙方都可以看對方是「半杯滿」或「半杯空」,「半杯滿」的態度會帶來更多的感恩,會讓夫妻雙方有更多的滿足,夫妻關係也就更加和睦。「半杯滿」的態度不是說不去改進需要完善的方面,而是要在「半杯滿」基礎上去不斷添加。最近,太太連續幾天給我寫了一些紙條,每張紙條上都寫著她對我的感謝,並同時指出我對家庭的貢獻。其實,我知道,在對家庭的貢獻上,比如做家務,我有許多的欠缺。顯而易見的是,太太對著我這有小半杯水的人,有「小半杯滿」的感激。奇妙的是,我並非因為太太的感激就感到驕傲,反而我更知道我的杯子有許多的空位,同時,我也對太太的感激給予回報,那就是對她的感恩。天做之美,夫妻一場,不可能夫妻關係裡有的都是抱怨,夫妻之間應該有更多的恩愛,美好夫妻關係的一個特點就是其中有許多雙方的感恩。

當然,感恩節給了人思考感恩、表達感恩的機會,可感恩不應該是一年才有一次,感恩應該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平常也需要更多的感恩。

--原載:《袁曉明Blog》,2008-11-26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三妹感恩節感言
經濟不景氣 灣區買氣仍強勁
維州小鎮慶感恩節 氣氛堪比梅西大遊行
組圖:維州雷斯頓感恩節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