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局长们为什么被杀?

曾颖

标签:

【大纪元12月26日讯】12月23日,国内各大网站的新闻排行榜上,《北方新报》一条题为《内蒙古水利厅黄河工程局局长被职工捅死》的新闻,当仁不让地占据前几位的排名,这一条约400多字的小稿子,惹来数以百万计的点击率和上万的评论。在这条新闻发出的第二天,又一条二百字左右的“小”新闻出笼——湖北天门园林局长在办公室遇刺身亡。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小”新闻惹出大动静的案例,所谓小,并不是指它所报导的事件新闻性小,而是指报导规模的小,小到了与这条新闻的规模不成比例的程度。就像是一头大象,被装进一个电冰箱一样,让人觉得滑稽,并引发大家的好奇和想像。

从新闻的几要素来看,该条新闻几个W基本齐全,表达虽然简陋,却基本讲清了有此一事。但多数读者的需求和愿望,决不仅止于此,大家其实最想关注的,还是“为什么”的问题?因为世间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一个46岁的工人,要提起刀将他的局长和人事处长杀死,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原因,这就是公众最关注的,可以说是这条新闻必不可少的元素,应该是这条新闻的“眼”。

细读这条新闻,让人感觉,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的广告片花一样,只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走马观花地在观众面前晃一眼,目的就是吊起观众的胃口。这种玄幻式的新闻写法,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中,时有所闻。比如不久前各大网站上排名靠前的“奥运安保河北9警察牺牲”,也不过是一条不足百字的稿子,其新闻性与表达方式之间,形成强烈反差。

在这个报纸越来越厚,出租车撞死一只猫都会消耗半个版的时代,我们的某些新闻,为什么还采用着惜墨如金的电报时代的表达方式呢?是我们的新闻同行们对新闻价值失去判断,让有价值的新闻被低估?还是被称为“第四权力”的传统媒体与号称“第五权力”的网媒在新闻价值上的差异?还是有别的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在这个获取信息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畅通的时代,封锁信息成为越来越困难的事情。一些地方,在处理所谓负面信息的时候,已不再那么干净彻底从容了,而更多的人,也认识到,当真相被拦住的时候,谣言就会跑到前面去。于是,大家就采取了低调与淡化的方式,尽可能将一些不愿让外人看到的信息,进行淡化、简节甚至阉割,将一些内容丰富的新闻,变成一条条没有血肉只留下几根骨头的干瘪“通稿”,既不担负封锁信息的名声,同时,也不招惹来公众的眼球。这种做法,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但保不准有的时候,新闻事件太大了,只须其中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让公众从中琢磨和推测出许多东西来,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读,“小”新闻于是就变成了大新闻,原本不想看到的结果——公众强烈关注和猜测,就不避免地发生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曾颖:人生的自助餐
曾颖:我生命中的第一间房
曾颖:那个时候真的没有腐败?
曾颖:封口费的阶层分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