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湯 、賞花海

遊台東體驗南島文化 (一)

記者 龍芳/台東報導

人氣 6
標籤: ,

台東多樣化的族群體現獨特的風情,再加上台東舒緩的氣氛,四季皆適合旅遊。近日遊台東,正逢「台東南島文化節」,可以體驗南島民族的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還可以品嚐風味美食,更是溫馨泡湯,遊花東縱谷縱情花海的最佳季節。除此之外,縣政府更規劃縣內所有教會燈海慶聖誕,與太麻里海濱「跨年迎曙光」,遊台東現 在正是時候。


台東海濱公園

原味獨特台東南島文化節

20日起直到歲末的南島文化節,在南京路廣場,每日都有原汁原味的歌舞定點表演,和台東獨有的巨型木雕現場雕刻,以及原住民傳統與創新服飾的展示;來自全台的58個原住民產業,也在此呈現不同的產業特色,陶甕、琉璃珠、創意工坊、傳統美食等,希望創造未來新商機。


原住民的陶甕。(龍芳/攝影)


代表勇士意涵的琉璃珠圖騰。(龍芳/攝影)


原住民巨型木雕刻畫祖先的容顏。(龍芳/攝影)

以「唱我們的歌、跳我們的舞、吃我們的美食、享受我們的文化」為主軸的2008年台東南島文化節,今年邁入第10年,結合原住民產業博覽會,希望更多人在這裡看見台灣原住民文化,也幫助原住民發展經濟、走向未來。


原住民擁有天生的好歌喉

台東人口中3分之1為原住民,擁有7大族群,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大部分原住民都擁有天生的好歌喉和靈巧的雙手,而且敬天敬地、尊崇祖先留下的傳統,遵守大自然的規則,樂天知命過日子。

但隨著社會變遷,原住民文化也面臨巨大的衝擊,當傳統部落與現代社會面臨接軌困境的時候,許多原住民設法讓傳統文化能立足於現代社會,走出一條生存發展的路。原住民產業博覽會,讓社會看到他們的努力。

魯凱公主的原味專賣店

穿著魯凱族傳統服飾的慕妮,靈巧的包著原住民的傳統美食「阿粨」,還忙著招呼顧客。「阿粨」外型像粽子,一般用月桃葉包著高粱粉和肥瘦肉蒸食,散發濃濃的葉香。


魯凱族公主慕妮巧手製作傳統美食「阿粨」。

慕妮將傳統口味加以改良,不要太肥太鹹,還提供多元選擇:高梁、小米、糯米、紫米都入食材。同時搭上現代網路銷售及宅配的列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開啟商機。慕妮說,還有竹筒飯、野菜水餃,都是充滿山野風味的大自然美食。

山羊老師的原動體驗

原住民有許多獨特的傳統祭儀與生活習俗,如魯凱族的盪鞦韆、排灣族的刺福球,還有搗麻糬、射箭等,都是平日看不到的民俗。在博覽會中,留著山羊鬍子人稱山羊老師的邵定國,帶領大家一起體驗這些原住民的特殊風俗。


經營生態農場的山羊老師邵定國(右),帶民眾體驗射箭。(龍芳/攝影

山林原民文化的都市果實

原住民採集森林中樹木的果實,結合陶珠DIY,就變成了耳環、手機吊飾、鑰匙圈等實用物品;達魯瑪克部落從雲霧代天然林中採集野菜,做成方便現代人的冷凍水餃,還發展出野菜文化。


原住民少女頭上戴的、耳朵掛的都是大自然植物。(龍芳/攝影)


用血桐、青鋼栗果實和切片的菊花木,就可做成實用的耳環、手機吊飾、鑰匙圈。(龍芳/攝影)


現場體驗搓愛玉子


月桃葉的編織成品。(龍芳/攝影)

原住民產業中各種手工藝創作坊,將來自大自然的素材,用老祖宗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結合,發展出新的原住民文化。◇


台東縣長鄺麗貞(右)與資深藝人白冰冰邀民眾一起到台東跨年。(龍芳/攝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台跨年迎曙光  演唱會煙火秀夜未眠
日本作家談文化差異 一個地名讓台灣人笑翻
走訪大溪木藝博物館 探索歌后鳳飛飛故事館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