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山寨版假藥充斥 政府監管不力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4日電)近日在湖北武漢很多正牌藥品也出現以假亂真的「山寨版」,民眾很容易被誤導購買,為用藥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很多藥店因此獲暴利10倍以上,因此樂於推銷這些假藥給消費者。

「山寨」一詞因「山寨版手機」而廣為人知,意指仿造、抄襲知名產品,但因為價錢便宜,不少人願意掏錢購買。

湖北「楚天都市報」報導,上桂龍藥業華中區經理曾劍雄說,近三年來,公司在大陸各地查出30多種山寨版「慢嚴舒檸」,其中僅湖北地區銷售就有20多種。

這些山寨版產品多產自江西、河南、陝西和山東,湖北本地尚未發現有生產。這些取著五花八門名字的「慢炎舒檸」、「慢咽舒寧」、「慢因蘇亭」,讓企業焦頭爛額。

曾劍雄說,除了靠品牌樹立起來的市場遭受嚴重衝擊外,公司每年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用於打假,而打假收效甚微。

這些山寨版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外包裝都與「國藥准字」的正牌藥品酷似。而且越是城鄉接合區域和老居民社區的藥店,這類藥品越容易看到。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山寨版「藥品」實際上一大部分是「食」字號產品(表明是食品),一小部分是「消」字號產品(表明是消毒衛生用品)。他們其實都不是藥品。

曾劍雄分析,高額利潤趨使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們在打假過程中發現,藥店只花人民幣1.8到3元就可以進一盒「食」字號的仿冒品。

而且正宗藥品由於配方、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等成本因素,進貨價往往較高。藥店從中獲取的利潤則相對較低,相比下,藥店更樂於推銷山寨產品。

同濟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方建國指出,近年來國家對藥品生產的門檻抬高,一些達不到藥品生產要求的企業開始生產仿冒藥品的食品和保健品,這是一種「打擦邊球」的做法,一些部門也管不過來。

他說,但是,一旦這些產品造成社會危害,有關監管部門將有不可逃避的責任。

相關新聞
專打假藥的高敬德:12家有8家賣假藥
郭泉籲當局善待高敬德 停止打壓中國新民黨
高敬德打假藥致傷 現金遭搶 醫院逼出院
刺五加注射液致死增至5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