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日大交換學生 點滴在心頭

受訪者/廖培雁,採訪記者/永璘

人氣 4

【大紀元12月8日訊】為了一圓學習日本環境教育的夢想,廖培雁在研究所2年級時決定到日本金澤大學當交換學生。雖然過程頗為辛苦,好在有指導老師佐川老師從旁鼓勵,一年的時間飛快過去,不僅圓了夢想,增強了日語能力,更享受台日文化衝擊下的喜悅。如有機會,培雁肯定再勇闖扶桑島。

在台灣就讀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培雁因為想體會日本環境教育的想法與施行,上網查了幾間姐妹校,因緣際會下選擇了位在石川縣的金澤大學。

儘管曾惡補好幾個月的日文,但留學時前三個月還是讓她吃足了苦頭,上課聽的懂但表達的不好,而老師因為她是留學生,課堂上總是故意指名她回答問題。甚至為了快速加強她的日語能力,融入日本社會,指導老師更常帶培雁參加發表會、交流會等會議,讓她練習自我介紹及禮貌的問話。也因為這份苦心,培雁的日語程度逐漸增強。

體驗文化衝擊

因為日本的課業不重,培雁閒暇時,也跟著老師四處看看,以暸解日本環境教育情況。接觸的越多,才發現台灣與日本看似相似的兩個國家,在文化生活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不同於台灣人交往時,越熟悉越熱情,日本人在一開始見面大都相互打招呼,看似很熱情、親切,但相處久了反而感覺很冷淡、有距離。透過這一年深入瞭解日本文化後,原來是日本人做事循規蹈矩,注重禮貌,客套話也多。

還有一次培雁在課堂上報告繁體字與跟簡體字的差異,沒想到日本人驚訝於台灣小學生得學那麼多難寫的繁體字,問了一堆無俚頭的問題,如「小學生就學漢字會不會太難?」、「不會寫怎麼辦?」、「要寫那麼難的字,沒人抗議嗎?」、「那麼難,到底得學多少字?」。培雁發現透過這次報告,不僅讓日本人對繁體字印象深刻,也讓她感受到文化震撼。

生活上的差異

由於培雁住在日本住宿家庭,朝夕相處下,原來兩地生活上也有不同,譬如:在日本家裏吃飯也講究規矩,一桌總是擺滿了碗盤,每個人將菜夾到自已專屬的圓盤上,而不同的圓盤裝不同的東西,骨頭殘渣是放在骨盤上。主菜大都是肉類,不論是外食還是家常菜都很少吃蔬菜,如有也是生菜沙拉、高麗菜、蕃茄、小黃瓜,也不常吃水果,也難怪日本政府不斷呼籲國民多多攝取蔬菜水果。

讓她感受很深的是,日本家庭成員非常依賴媽媽。典型的日本爸爸一回家就開冰箱拿啤酒,然後坐在電視機前,有任何需的東西或事情,只管喊媽媽一聲。因為在鄉下或40歲以上的日本男人,大部份都不做家事,所以當小孩也藉故不幫忙時,家事就落到媽媽的身上。

而當培雁說台灣男人都會幫忙做家事時,反倒成了新鮮事,立刻在東鄉小鎮傳開,街訪鄰居個個都在談論台灣男人的體貼。

一年的日本學習,除了專業的提升,也讓培雁體驗不同的文化衝擊,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但這種感受點滴在心頭,提及有機會還會想去日本嗎?培雁爽快的回答「會!這一年學了不少事情,如果還有機會還會再去日本旅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塵俗印記】懷念舊家的院落(二)
聯合號遭撞沉 日同意賠千萬
全球不振影響  日企業海外營業額首次減少
南冰洋捕鯨對抗恐升級 日揚言逮捕抗議人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