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鋼價劇揚 台工業局:評估限制出口可行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日電)國內外鋼價急劇上揚,相關業者向政府建言希望限制廢鋼、鋼筋等貨品出口,以因應台灣市場需求。台灣經濟部工業局表示,早在去年底即已陸續口頭勸說國內主要鋼筋及小鋼胚出口商,優先供應出口產品給國內業者使用,政府正在評估限制出口可行性。

台灣鋼筋每公噸價格由2007年1月的新台幣1萬6000元,漲至2008年1月的2萬4000元,漲幅 50%,因此陸續有營造、機械、鑄造等業界建議政府,希望能比照2004年鋼價上漲時,實施限制廢鋼、鋼筋等貨品出口政策。

工業局分析,2007年國內鋼筋需求約 590萬噸,較2006年減少約 100萬噸。但因生產成本較低的電爐鋼筋廠總產能僅 436.8萬噸,無法滿足國內需求,需要生產成本較高的單軋廠進口小鋼胚軋延成鋼筋補足。

加上近年來新興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帶動全球鋼鐵需求大增,但中國嚴控鋼鐵產能,同時逐步取消鋼胚出口退稅,甚至改課出口關稅;再加上國際主要小鋼胚供應國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及巴西等內需也很大,出口量相對很少,以及中東市場需求大增,高價攔截輸往東亞原料,且國際海運成本大幅上揚,均推動小鋼胚價格上揚與供貨吃緊。

工業局說,公共工程委員會與工業局連續邀集鋼筋廠、營造商、採購機關及台灣銀行等單位研商由政府統購鋼筋,並已完成由公共工程委員會研擬鋼筋共同採購契約,供各機關供料給施工的營造廠使用。日前工業局亦邀集國內主要廢鋼進口廠商,研商廢鋼聯合採購事宜,不過業者認為廢鋼採購複雜度高,且國際廢鋼極度缺料,聯合採購數量較大,國際上不易單次覓得大量料源,對提高議價能力幫助有限,且各廠採購策略不同,多數建議由鋼廠自行採購為宜。

工業局強調,限制鋼筋及鋼胚出口對於增加國內供給及抑制鋼筋價格幫助有限,但從政策面考量,低附加價值鋼材出口不利台灣產業升級發展,因此政府正在評估限制出口的可行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