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光:誰是北京奧運政治化的真正黑手

馮海光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3月11日訊】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民間國際社會和中共當局在關於北京奧運會政治化的問題上,雙方論戰不斷升級,以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個人為代表的民間國際社會,對中共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的反人權作為感到憤慨,進而發起了一系列抵制北京奧運會的活動,而作為主辦方的北京當局,深怕這鍋煮沸的熱湯攪了他們的奧運美夢, 於是發動所有的宣傳機器來指責西方某些勢力將奧運政治化,最搞笑的應是花瓶政協委員楊瀾近日反對將奧運政治化的「高論」:「奧運會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迴避問題的。」真想問問這位前奧運形象大使,奧運會應該迴避什麼問題呢?是民主政治,基本人權,還是種族滅絕,國際責任呢?

面對硝煙四起的輿論對決,到底誰在將2008年北京奧運政治化呢?到底誰才是將奧運政治化的真正黑手呢?誰才真正想把自己的政治圖謀強加給北京奧運會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還得從什麼是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的理想,以及什麼是奧運政治化說起。

奧林匹克一詞,來源於希臘的奧林匹亞山。那裡是希臘神話中,群神聚居的仙境。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的抒情詩人平達在他的《奧林匹亞頌》裡說,有一個叫珀羅普斯的神從小亞細亞來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參加由波羅奔尼薩比撒王所組織的競賽活動,主要的項目是戰車對攻。珀羅普斯在比賽中殺死了比薩王,後來又娶了他的女兒。為了純淨自己的靈魂,同時也是為了答謝諸神對他的保佑,珀羅普斯創辦了一次競賽活動,那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前身。後來,在羅馬統治希臘以後,奧林匹克運動場的遺址,漸漸被河沙所掩埋,直到1766年,才被重新發掘出來。這一發現激發了希臘人復活奧運會的熱情,並最終促成了1896年在雅典舉行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她包括夏奧會,冬奧會,殘奧會,青奧會和特奧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包含多種體育運動項目的國際性運動會。19世紀末由法國的顧拜旦男爵創立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896年開始每四年舉辦一次(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中斷過三次,分別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會期不超過16天。由於1924年開始設立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此奧林匹克運動會習慣上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和平與友誼的象徵,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實踐盛會。

奧林匹克理想是奧林匹克主義和奧林匹克精神的綜合。被尊崇為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顧拜旦在1908年的一次講話中說:「奧林匹克理想,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很強的體育文化概念,它一部分建立在你們如此嚮往並稱為『公平競爭』的騎士精神,另一部分建立於對優美與崇高狂熱崇拜的美學思想。」這說明奧林匹克理想提倡公平競爭,追求美與崇高。

「奧林匹克主義」是顧拜旦通過對古希臘競技體育和英國近代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後首先提出來的。國際奧委會在1991年 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第一次給奧林匹克主義下了一個正式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鬥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強調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善。這種源於體育的人生哲學,遠遠超越了體育本身,它所崇尚的友愛、平等、尊重、理解、寬容、無私和奉獻等,已上升為人類生活準則和道德規範的追求。這一本質,使奧林匹克主義傳向全球,這是其他任何一種體育現象所望塵莫及的。

奧林匹克主義提倡通過教育來解決人的全面發展和改善社會的問題。當初顧拜旦就是想用奧林匹克現代競技去教育因普法戰爭的慘敗而頹廢的法國青年,進而以奧林匹克運動這一特殊形式來教育全世界的青年。為此,奧林匹克主義主張競技運動與文化緊密結合,並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瞭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參與原則、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友誼原則和奮鬥原則。已故美國著名黑人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說得好:「在體育運動中,人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尊重他人、生活倫理、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同類。」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主義就不可能得到貫徹,奧林匹克運動也無法實現其促進世界和平和建立美好世界的目標。

由上可見,人類的和諧發展、維護人的尊嚴以及重在參與、公正競爭、和平友誼等精神是奧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這項運動不僅呼籲全人類和平友好相處,而且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等價值觀的實現,因此奧林匹克運動是通過體育來促進人類和平、公平競爭、自由選擇的盛會,是人類的天賦人權在體育運動中的自然延伸,從這個意義上講,奧林匹克運動不僅不排斥體育人權化,而且要通過體育來宣揚對人類基本人權的保障。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什麼叫「奧運政治化」,顧名思義,奧運政治化就是指利用參與、舉辦奧運會的機會,來使該體育運動服務於某些團體或個人的政治訴求和利益。從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和追求來看,人類應該反對將奧運政治化,因為政治化不但干擾和窒息這場運動的生命力,而且會阻礙奧林匹克精神的全面實現。為了更明確的分析奧運人權化與政治化的區別,讓我們來回顧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自1896年首次舉辦以來幾次特別的奧運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舉辦28屆,其中有五屆奧運會比較引人注目。第一次是1930年德國納粹舉行的柏林奧運會,這次奧運會完全被納粹當局極端政治化,成為了為納粹分子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大會,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次奧運會成了德國為發動第二次大戰而吹響的號角。第二次是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第三次是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第四次是1984年蘇聯為報復美國,糾集其東歐盟友,以安全問題為由不參加洛衫磯主辦的奧運會。第五次是1988年,韓國漢城舉行奧運會,追求民主的民眾借奧運會之機,迫使韓國強權政府走向了民主和人權,為奧運會在人權領域的成功延伸作出了典範。從歷史上幾屆典型的奧運會來看,將奧運會政治化的恰恰是法西斯主義與集權主義者,而將奧運會人權化則為人類謀求更大的幸福和自由作出了貢獻。

那麼指責他人將奧運政治化的中共當局,是不是因為惡人先告狀,就遠離了將奧運政治化的是非之地呢?眾所周知,中共治下的當今中國是一個以權力為本位的政治化社會,主要的社會活動包括體育運動都被打上了明顯政治化的烙印,都被用來證明和增加中共集權統治的合法性,奧運會作為全球的體育比賽盛事,注定擺脫不了被中共絕對政治化的命運,這是由中國專制社會的基本性質所決定的。我們可以從中共當局一貫的關於體育比賽的歷史表現,尤其是申辦籌辦奧運會的舉措中來瞭解這一事實。

中共1949年復辟專制,五、六十年代基本沒被西方所承認,因此體育運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只是在某些個別項目上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領域有一些成績。七十年代初,為謀求與美國的邦交,中共推行「乒乓外交」,隨後在某些項目上開始走向國際,但其目的都是為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共治下的人民多麼「健康」。八十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體育事業有了一些進展,於是中共更利用國際賽事和國際舞台來宣揚中共領導全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果」,以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脫掉「東亞病夫」的帽子。

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屠城後,中共政權在國際上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全面封殺,與西方各國外交關係出現嚴重倒退,頑固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共在國際社會中成了一隻孤雁,內憂外患使中共統治者如坐針氈。為脫離困境,北京當局認為申辦奧運會是一個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絕好契機,於是開動國家機器全民申請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但由於「六四」受難者的熱血還未冷,在人權方面劣跡斑斑的中共遭到了西方主流社會的阻擊,連美國的國會也通過決議表示反對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最後中共申奧的願望也自然落空。2001年,中共北京當局又發起了申辦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衝刺,動用了幾乎所有的資源,尤其是在人權方面作出讓步,向國際社會承諾在取得奧運舉辦權後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於是以中華文明古國的優勢,中共北京當局騙得了 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在宣佈北京獲得舉辦權的當晚,一時間全國沸騰,北京出現百萬人大聚會,中共當局自然不放過這一絕好的政治宣傳機會,藉機大肆歌頌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以重建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威信和合法性。

為舉辦一場符合世界級標準的奧運會,古老的北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尤其是體育場館建設、空氣達標、城市交通、安全保衛等方面。為完成這一對於中共統治者來說的政治任務,北京當局動用國家資金數百億大肆進行新體育場館的建設,在拆遷建館的過程中製造了多達125萬的無家可歸者,另外在場館建設中的腐敗案件和侵犯農民工權益、出現工人傷亡的事件時而見諸報端。由於中共把奧運會過於的政治化,導致了不可避免的對普通民眾權益的侵犯和損害,造成老百姓和政府之間在對待奧運會的立場上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中共為了維護所謂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大肆打壓來京上訪群眾,驅趕沒辦理暫住證的外來民工,並關押一批以郭飛雄、胡佳為代表的異議人士,因此,北京奧運不但沒有帶來如中共向國際社會承諾的那樣改善人權的局面,反而因為中共為粉飾專制統治推行奧運的極端政治化,為中國帶來了更嚴重的人權災難。

顯然,在中共這個政治化社會中,不是別人,正是中共統治者自己在大肆推行奧運政治化,因為在中共統治的權本社會中,有哪一樣能離開政治呢?股市房市,利率匯率,新聞教育甚至民眾的生老病死都要被中共政治化,可以說我們找不到哪一樣在中國沒有被政治化的,而政治化的目的,就是維護中共的「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鞏固以官僚私有製為基礎的「官場經濟」體制,堅守反民主、反自由、反宗教的中共「黨文化」。然而,國際社會早把奧運當作人權、自由、開放、平等的精神像征,中共為奪得舉辦權也承諾過要在中國改善人權,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共不僅在國內大肆踐踏人民的基本人權,鎮壓任何反對奧運的聲音,而且在國際上為謀取自身的經濟利益和石油資源,將國際責任和基本人權拋開一邊,放任與他有密切聯繫的蘇丹政府肆意妄為,甚至還向蘇丹政府出售武器,致使該國達爾富爾地區二百萬人逃離家園,二十萬人遭到屠殺,客觀上成為了近年來國際上最大「種族滅絕」之人權災難的幫凶。

當前,許多有良知的非政府組織和著名運動員、導演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勇敢的站出來,呼籲中共在蘇丹的達爾富爾問題上承擔國際責任,做一個與奧運舉辦國身份相符的政府,連國際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也因不滿中共的作為,宣佈辭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藝術總監的職位,然而這些正義的聲音並沒有得到中共政府應有的回應,這個將奧運會極端政治化的真正黑手,卻反咬一口污衊這些國際呼聲是在將奧運政治化。國際上一些與奧運有利益關係的西方政客,甚至有些政府首腦也附和中共的說辭,表示反對所謂將奧運政治化的言行,尤其令人費解的是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羅格先生,不站在奧林匹克運動所包含的人權觀念的一面,卻站在真正將奧運政治化的中共一邊,來反對他所指的奧運政治化,他並且厚顏無恥的警告各國運動員,「如果利用奧運作為政治舞台,將受到懲戒」,這些舉動不僅不能證明羅格先生是在維護奧運精神的純潔性和完整性,而只能證明他不過是這場被中共嚴重政治化的北京奧運會的一隻走狗而已,他的言行實在是為「國際奧委會」丟了臉,為「奧林匹克運動」抹了黑。在此,我們奉勸羅格先生早日回到人權和正義的一邊,至少不要再為失道寡助的中共當局塗脂抹粉,否則就很有可能他日遭到「反人類罪」的審判。

目前,關注人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在繼續推動抵制北京奧運會的各項活動,與奧運聖火相媲美的「人權聖火」也在全球各地接力傳遞,海外民運團體,國內維權訪民以及眾多的宗教自由人士,都在期盼北京奧運能在他們各自關注的領域向前邁步,而中共當局更是如臨大敵,草木皆兵,深怕這場由自己導演的「機關算盡太聰明」的奧運會,最後落得個「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結果。

我們相信,北京奧運會的唯一真正意義,不在於這場盛會能否成為中共粉飾太平鼓吹「和平崛起」的舞台,也不在於所謂六十餘國元首的盛大聚會能否為中共統治的合法性背書,而應該是中國人民通過感受奧林匹克運動的氛圍,真正發揚奧林匹克的拚搏精神,重新在人權與民主的道路上開闢出新的篇章,找到一條復興中華文明的強國富民之道,因為中國不實現民主憲政,保障基本人權,就永遠只能是這個星球上的異鄉他客,就擺脫不了「殭屍道長」的國際形象,就永遠融入不了這個自由的世界,更談不上什麼「大國崛起」之類的妄言,正如卯足了勁,要對全世界說兩句感慨的胡紫薇所講,「明年是奧運的一年,全世界的人民都在關注中國。但是一個法國的外交部長說過『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

如果北京奧運會最後沒有達到當初國際社會期望的開放中國、改善人權的目的,那麼每一個積極參加奧運的運動員和支持北京奧運的團體和個人,都可能因此而蒙羞,因為他們的行為已經為這場中共精心政治化的奧運會添加了多多少少的合法性。國際社會不管什麼團體或個人,如果積極支持中共體面的舉辦了奧運會,他們總有一天會因此而感到可恥,因為一場達到中共政治化目的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1936年德國納粹柏林奧運會一樣,終將與集權社會被埋葬的命運捆綁在一起,失去她正面的任何意義。

日益臨近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悠久的東方文明古國第一次舉行,在現存的最大社會主義專制王國中舉行,在中國社會大變革前的茫茫黑夜中舉行,在遭到如此之多的國內外反對和質疑聲中舉行,所以這次奧運會注定將以她的特別意義載入史冊,但是她是為人類和中國人民帶來和平和幸福,促進人類的進步和中國的人權發展,還是為中國和全人類帶來禍害和不幸,成為一次人權災難的障眼法表演,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轉自《自由聖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國際人士加州談論中國人權
奧運資格賽中華5比6負於加拿大 首嚐敗績
世界馬拉松冠軍或退出北京奧運會
數百藏獨人士紐約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